本报记者邬霁霞 见习记者王楠
近日,温州市人工智能局正式揭牌,作为浙江省首个设立该机构的地级市,这标志着温州在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企业主导、政府引导、生态共建,统筹布局算力、数据、模型基础设施,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并推出27条具体措施。
从全国范围看,人工智能政策已进入密集落地期。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合肥依托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培育大模型产业链,杭州则在城市治理、智慧医疗等场景开放上持续探索。地方实践不断丰富,为AI应用落地和产业升级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各地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体现了地方政府对AI产业的重视,也是顺应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北京亦庄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房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设立人工智能局、出台配套政策等一系列举措,表明地方政府正强化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这些举措兼具“导向器”和“加速器”功能。作为“导向器”,顶层设计通过明确大模型研发、智能制造升级等重点方向,引导企业和资本向关键领域集中,避免盲目跟风和资源浪费;作为“加速器”,专项基金、税收优惠、人才政策以及应用场景开放,为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加快成果转化提供了条件。
在政策推动的同时,企业层面的实践也在不断深化,逐渐成为AI技术落地的“主力军”。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显示,公司以智慧人社、智慧医疗、信用服务为核心,深入渗透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多领域的细分市场,其中,智慧人社、智慧就业整体业绩稳步增长,省市平台辐射效应逐渐显现。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
在安防领域,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持续加码AI算法研发,公司依托大模型应用提升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水利水务及交通效率。公开资料显示,在公共安全方面,“文搜”系列产品可快速寻回走失儿童、老人,并检索违法行为;在应急管理中,烟火检测大模型识别准确率超90%,误报率降低55%;水利水务方面,通过AI算法实现14项关键指标秒级水质监测;交通管理中,雷视融合产品结合时序大模型优化路口流量,使主干道通行速度平均提升超20%。
海康威视高级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奉玮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人工智能+”战略,将推动全社会加大AI投资。越来越多的用户将AI视为高回报投资方向,公司正利用自身AI能力赋能各行各业,希望在政策落地和与先锋用户的互动中,推动AI大模型在中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
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表示,未来人工智能的最大产业效益不在“新行业”,而在“老行业焕发新动能”。制造、医疗和城市治理三大场景将率先落地,政策与市场的协同推动下,AI将深度嵌入企业生产和城市管理流程,实现降本增效,同时也为垂直AI企业创造百亿级市场机会。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