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关于讲解《红楼梦》的视频,里面多次提到贾母为了维系贾府的荣华富贵,不仅努力培养自己的儿孙,而且还通过联姻等方式,维系局面。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显著问题,那就是贾母明知道自己的孙子贾宝玉不爱学习,专爱在女孩子们的脂粉堆里厮混,为何不支持贾政的严加管教,一直护短呢?
首先,贾母偏爱小儿子,爱屋及乌,原本也是情理之中。明显可以看得出来,贾母在贾府中是偏爱小儿子贾政,故而大儿子承袭家族的爵位,贾政继承家族的财富。按道理来说,爵位和财富都应该给大儿子贾赦继承,但是贾母偏心,故而贾政这一房继承家产。同样,贾母对于小儿子的偏爱,自然对于贾政的小儿子也是格外看顾,属于隔辈亲。
其次,贾宝玉来历不凡,也是贾母的期盼所在。毕竟贾宝玉出生的时候,衔着一块通灵宝玉而来,这在古代是吉兆,暗示着身份来历的不简单。再加上,贾宝玉和祖父的形貌举止很像,这就更加使得贾母对于贾宝玉格外看重,寄予殷切希望。可以说,贾母对于贾宝玉有很多理想化的成分,觉得她孙子出生就是不同凡响,而且很像他祖父,将来肯定得到神灵或者先祖庇佑,前途自然与众不同。
最后,在贾母眼里,贾府的衰败,一直都是时运不济导致的,和后世子孙,尤其是孙子辈努力与否,关系不大。比如说,贾府联姻的四大家族,相继落败,她自己看重的探花郎林如海也是早逝,家族里最是读书上进的贾敬早早出家当道士,而亲孙子贾珠英年早逝,再有就是进入宫闱的贵妃元春,也是过早薨逝等。这一串白发人送黑发人,使得贾母意识到天要亡贾府,非人力可违。因此,对于她心爱的小孙子贾宝玉,也不愿意过于苛求。倘若,长辈们过于施加压力,贾宝玉也因此早夭,到那时更加得不偿失。
可以看得出来,贾母对于贾宝玉既抱有希望,也不敢期望太大,避免将来失望更大。因此,经常护短,又夹杂些抱怨交织其中,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