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宇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向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所致的贺信中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河南作为经济大省,要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中共河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奋力建设“五个强省”,其中之一就是数智强省。
建设数智强省是河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人工智能作为有史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全球经济从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智经济转型升级。这一转变将重塑所有行业的业务流程,重构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紧抓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机遇期建设数智强省,对河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科技层面,数智强省建设将为河南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布局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数智技术,能够加快推动河南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的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在产业层面,数智强省建设将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数智技术、数智产品和服务规模化发展,能够促进新兴数智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通过数智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能够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在消费层面,数智强省建设将激发消费新动能。通过广泛应用数智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打造消费新场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升消费体验。在社会治理层面,数智强省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通过不断提升政务数智化水平,能够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程度,为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在环境保护层面,数智强省建设将促进河南绿色低碳发展。通过绿色技术与数智技术的融合,能够进一步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环境监管与治理能力,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河南具有建设数智强省的坚实基础和先行优势
在数智基础设施方面,河南建设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25年一季度,河南安装服务器机架7.5万架,标准机架总数达到9.62万架,中国算力服务平台(河南)上登记汇总的全省算力总规模约8.61EFLOPS,郑州直联点网间互联带宽扩容至4600G,互联网网内时延居全国第1位、网间时延居全国第3位;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111845.7G,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7371.84万个,全省5G基站达到22.6万个,均位于全国第6位。在数智产业发展方面,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达25.96万家,同比增长22.63%,居全国第5位、中部六省第1位,呈快速增长态势。河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数字产品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占比较高,数字技术应用业的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较多,体现了数字产品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和数字技术应用业的发展活力;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全省共有3.3万个规模以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占所有规模以上企业的46.3%,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在数智治理方面,截至2023年年底,河南已初步形成“1+19”政务云体系,全省“一件事一次办”全程网办率达95.1%,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在全国第一档,各级政府数智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除此之外,河南数智强省建设还具有独特的市场与区位双重优势。河南丰富的工业门类、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数智技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居中”的区位优势便于与其他省份数智产业产生链接,也易于对全国数智经济发展产生辐射作用。总而言之,河南数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数智产业在中部地区居于领跑地位,数智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发展优势和潜力巨大。
以数智强省建设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
加强数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基础设施在中部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为数智强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加速通信网络升级,持续优化双千兆网络体系,增强省内外互联互通能力,构建高效互联的骨干通信网络。加强算力资源省级层面统筹,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构建全省一体化算力体系,打造全国算力高地。在省内同步推进边缘计算节点布局,加强云边协同,提升全省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化政务服务、交通管理、应急响应、环保监测的智能化转型,提升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治理效率。加强乡村地区的数智基础设施建设,为数智技术提供更多的用户和应用场景,为农业农村的数智化建设夯实基础。
推进数智技术研发,利用数智技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为数智强省建设筑牢技术底座。大力加强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数智技术的研发,组织实施重大创新项目,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取得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智产品和服务品牌。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数智技术创新平台,共享人才、算力、专利等创新资源,合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速数智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强化智能制造引领,推广智能工厂、数字孪生等技术,支持制造业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数智化管控。发展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无人机、遥感监测等技术提升农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实现农业生产、销售的全链条溯源,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服务业数智化升级,在物流全链条应用人工智能,提升航空口岸、内河口岸、物流中心的数智化水平。推进数智化治理,建设智慧社区、医疗、教育、交通等典型场景,提升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实施专项政策引入数智领域的高精尖紧缺人才,优化省内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省内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数智产业相关专业,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为数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人才保障。
大力培育数智核心产业,提升经营主体的活跃度,为数智强省建设夯实产业基础。通过财政奖励、税收优惠、专项基金等方式,重点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终端、先进计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智能传感器、区块链等关键领域的龙头企业,提升数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智产业集群。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经营主体参与数智产业,让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数智产业发展中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发挥积极作用。打造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普惠金融等多层次融资渠道,壮大耐心资本,为数智企业提供全周期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加快郑州数据交易所建设,促进数据资源高效流动,激发数据要素市场价值。强化公共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支持公共领域人工智能语料库建设,探索建设公共数据数智化利用的典型应用场景。
完善数智经济监管与治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数智强省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健全适配数智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公平透明的制度环境。动态调整监管政策,对新技术、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创新监管模式,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广数智化监管工具,政府各部门之间共享数据、破除“数据孤岛”,建立高效协同的治理机制。持续加强数智政务建设,推进更多事项全程、跨省网络通办,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验。加强政企沟通,进一步完善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机制,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制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相关规则,严厉打击数据滥用、数据泄露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数据的安全与有序开放。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等数智领域热点,举办国际高水平论坛、赛事、展会等活动,构建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为数智产业发展打造全球合作平台。
推进数智强省建设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要实现政府引领和市场主导“互促”,政府做好数智强省建设方面的顶层设计与监管治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应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为数智强省建设提供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企业作为经营主体,通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建设,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数智经济发展。同时,政府对市场进行实时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置数智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打击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数智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
在发展与安全关系上,要实现经济发展与数智安全“并重”,在推动数智经济发展的同时,守好数智安全的底线。完善法律法规,将网络和数据安全深度融入发展战略和数智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加快网络安全产业建设,提高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的技术水平,建立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数智经济构建安全可控的发展环境。实施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严格管控数据跨境流动行为,实现发展与安全的良性互动。
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关系上,要实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协同”,注重省级整体规划与各地局部特色的有机结合,实现协调发展。省级层面统筹全局,制定数智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布局数智产业发展高地。各地在省级统筹的框架内,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探索文旅、物流、能源等领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形成整体与局部协调发展的局面。
在数智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上,要实现数智经济与实体经济“联动”,同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智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专项政策、资金支持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区块链等数智经济前沿领域发展,做强数智经济核心产业。同时,充分调动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的积极性,总结行业数智化转型典型案例,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模式。引导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广泛应用数智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关系上,要实现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并进”,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引领和带动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上占有优势,应鼓励其搭建行业数智化转型平台,降低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门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进行数智化转型。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对市场变化更为敏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数智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在数智创新和数智化转型方面与龙头企业合作能够产生“1+1>2”的效果,有助于加快提升行业整体数智化转型程度。
建设数智强省对河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河南应充分利用扎实基础和先行优势,进一步加强数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智技术研发,壮大数智核心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完善对数智经济的监管和治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安全、整体与局部、数智经济与实体经济、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全方位推进数智强省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化发展标杆,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新动能。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