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诸葛亮拥有不少的高光时刻,其中比较著名的自然就包含骂死王朗和气死曹真这两件事。
按说,一个大活人可能被气死,但要说是被骂死,真的是闻所未闻。
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做到骂死王朗和气死曹真的呢?
咱们先来看看小说当中关于诸葛亮骂死王朗和气死曹真到底是怎么描写的吧。
先说骂死王朗的桥段。
话说,当王朗听说诸葛亮屡次北伐魏国之后便主动请缨,希望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让诸葛亮产生不再攻打魏国的念头。
可谁曾想,王朗的如意算盘还没怎么拨弄,就被诸葛亮在战场上反客为主,直接一顿语言输出,便把王朗气得“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由此可见,说话的艺术被诸葛亮玩得淋漓尽致。
嗨!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只谈小说,不谈历史!
再说下气死曹真的桥段。
对于魏国而言,曹真可谓是中流砥柱,虽然他不如诸葛亮聪明,但是有他在,蜀汉的大将还是心里发怵的。
好在,在一次战斗当中,曹真被气病了,卧床不起,诸葛亮便抓住这次机会,一封书信就让曹真气上加气,最终一命呜呼。
由此可见,诸葛亮不仅说话艺术厉害,还能把文字形成一把锋利的杀人刀。
但是,屡试不爽的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的时候,却羞不死他。
要知道,不管是骂死王朗还是气死曹真,诸葛亮在进行语言输出或者是文字输出的时候,都能抓住对方的致命弱点,从而让对方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继而死亡。
比如王朗,当诸葛亮说他不是反臣却“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的时候,造成王朗心理防线崩塌。
比如曹真,当诸葛亮说他“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的时候,终于让曹真觉得活着没意思,最终选择气死。
也就是说,不管是对王朗还是曹真,诸葛亮都选择以正统汉室继承者的身份自居,从而让王朗或者是曹真在面对诸葛亮的说辞之时,不仅无言以对,而且还羞愧难耐,甚至是觉得无颜再活在世上。
但是这样的招数,却对司马懿不起作用。
比如,书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孔明笑曰:“吾受先帝托孤之重,安肯不倾心竭力以讨贼乎!汝曹氏不久为汉所灭。汝祖父皆为汉臣,世食汉禄,不思报效,反助篡逆,岂不自耻?”懿羞惭满面曰:“吾与汝决一雌雄!汝若能胜,吾誓不为大将!汝若败时,早归故里,吾并不加害。”
看看,当诸葛亮故技重施之后,司马懿虽然也是满面羞愧,却并没有造成像王朗或者曹真那样的结局。
也就是说,诸葛亮虽然还是以正统自居,极尽所能的羞辱司马懿,却并没有把司马懿羞死。
那么,诸葛亮输在哪里呢?
在虫子天下个人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没有羞死司马懿,主要输在两点:
其一,诸葛亮过度自信了,在骂死王朗和气死曹真之后,诸葛亮觉得这种方法屡试不爽,便觉得对付司马懿也同样有用。
其二,司马懿本人真的是能屈能伸,他不像王朗那么刚强,也不像曹真那么憋屈,自然就不会受到诸葛亮语言攻击上的任何影响。
说到底,是诸葛亮低估了司马懿。
你们觉得,虫子天下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情况呢?请留下你的评论!
下期预告:刘备看中的人,为何如此“弱智”?或许他高估了一件事!
欢迎关注虫子天下,持续更新更多关于文学故事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