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全球目光聚焦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三位“出差”归来的航天员时,接他们出舱的三把护航椅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三把结合人体生物力学与减重力技术的护航椅,由来自中山的坐感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设计、研发和制造。此前,该公司的产品已经连续为神舟十三号至神舟十六号4组航天员保驾护航。
5月10日,2024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在上海启动,坐感科技同一批中山“黑科技”企业再次亮相。在中国品牌博览会中山展馆参观一番可以发现,从衣食住行到上天入海,生产、生活各领域正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山新兴产业品牌的身影,以新质生产力探路产业“无人区”,为全新的“中山造”代言。
中国品牌博览会中山展馆“航天筑梦”及“低空经济”场景。南方+ 雷海泉 拍摄
新制造出圈,新舰队出航
以制造为品牌,是中山长久以来的标签。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小榄五金、古镇灯饰、大涌红木以及南头、东凤、黄圃北部三镇的白色小家电等“中山制造”品牌享誉海内外。今天,“湾区光谷”、“湾区药谷”、低空经济等新称号、新概念逐渐成为中山的新名片。
老牌工业城市酝酿出新兴产业,并非源于巨头“空降”,而是在科技创新驱动下,经历了一次次小团队到大企业的蝶变。
最初从一家经营输配电设备生意的6人小作坊做起的明阳集团,今天已经包含风光储氢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生物质能、智能电气和高端芯片等多个板块,稳居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占有率和创新排名第一,产品规模化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从一个不起眼的临时实验室,康方生物用12年时间,成长成为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全球病人可负担的创新抗体新药于一体的上市公司,其研发的PD-1/CTLA-4、PD-1/VEGF双抗新药开坦尼是全球首个获批的肿瘤免疫治疗双抗新药,也是中国第一个双特异性抗体新药。
不只如此,联合光电、坐感科技、太力科技、福昆航空等一批中山新生代制造品牌已经崛起,威力、华帝、奥马等“老牌”也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升级变迁。目前,中山以新能源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为引领,联动高端装备、光电光学、灯饰照明、中山美居、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时尚等现代化产业集群,形成了“4+6”的新时代现代产业十大舰队。
新兴产业集群在中山“扎堆”涌现,新质生产力在中山争相迸发。
中国品牌博览会中山展馆“智能家电”场景。南方+ 雷海泉 拍摄
由“中山制造”迈向“中山研发”
纵观中山新兴产业的成长图谱,科技创新是恒定的主题。走进中山的新锐制造企业,几乎随处可见科技创新的元素。
在福昆航空的公司大厅,摆放着一架E6无人机,机上的四轴八桨可收放伸缩,当飞机升至高空进入巡航阶段,垂起旋翼就会自动收回至机身内,从而大大减少巡航飞行时的阻力,实现50%以上的飞行效能提升,提升续航时间,“这项发明在全世界都可以算得上是十分先进。”公司创始人、CEO谢陵自豪地说。6年时间,福昆航空从一个3人创业团队成长为一家具有行业号召力的企业。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此,中山安排了5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力度,去年3507家企业享受优惠近120亿元;今年发布的《中山市科技创新强市十五条》,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产业载体建设、增强科研机构赋能产业能力、推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通发展、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
思锐光学的镜头产品。南方+ 雷海泉 拍摄
如今,中山产业圈的创新动能正不断增强。去年发布的《2022年中山市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显示,中山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投入达100.66亿元,成为全省第7个晋级R&D“百亿俱乐部”的地级市。
这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在中山更加强劲,创新意识、创新要素、创新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奔涌。“中山制造”出圈之后,“中山研发”正在崛起,科技创新成为中山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研发经费投入大增,说明中山正从资源要素驱动转移到以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表示,中山要抓住被“逼”出来的创新机会,突破传统产业的“天花板”,继续下好科技“先手棋”。
(本文来源:南方+,由中山发改编辑部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