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武威的荒漠深处,一座高达27米的银灰色建筑矗立其中。远看以为是座工厂,走近却发现它并不是,因为它不冒烟也不排废水。
实际上,这是我国研发的全球首个商用钍基熔盐核反应堆,其功率高达2兆瓦。若这一技术能推向全国,其产生的能源足够支撑我国用上2万年
得知此事后,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工程师,只能摇头感慨,他们在60年提出的设想,没想到被我国科学家率先实现了。
钍基熔盐堆,指的以钍-232为燃料的核裂变反应堆,其将钍-232溶进700多度的液态氟化盐里,让这锅“滚烫的盐汤”既当燃料容器、又当冷却剂。
与传统的核反应堆相比,钍基熔盐堆不需要大量的水,因此不需要依水而建。同时它的安全性极高,熔盐在温度升高时会自动膨胀抑制反应,即使意外发生,熔盐也会遇冷凝固,把整个堆芯封死。
我国之所以要发展钍基熔盐堆技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我国缺乏传统核反应堆所需的铀矿,但是拥有丰富的钍资源,钍矿占全球探明储量的近三分之一。
据统计,仅内蒙古白云鄂博一地的钍矿,就足以支撑全国用上千年,而全国的钍矿,则够我们用上2万年。
这一技术最早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早在1965年就建成了世界上首个液态燃料熔盐实验堆,证明了使用钍基燃料进行核反应的可行性。
但由于当时材料技术的限制,一直无法解决熔盐的腐蚀问题,难以商用,美国不得不在1973年中止了熔盐堆的研究。
但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技术实在太香了,完美契合了我国“贫铀富钍”的国情。2011年,中科院将钍基熔盐堆列为战略性先导专项,集结了全国最顶尖的材料学家,攻关最棘手的“熔盐腐蚀”问题。
历经十年努力,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出新型镍基合金材料,克服了熔盐堆的腐蚀问题,其腐蚀速度仅为之前材料的10%,满足了商业化的需求,这才有了武威的钍基熔盐堆。
而事关我国能源命脉的钍基熔盐堆,其价值远远不止发电这么简单。资料显示,其700摄氏度的运行温度还能帮助淡化海水,每座堆预计每天能淡化20万吨海水,对于沙漠地区来说,这简直就是福音。
此外,钍基熔盐堆的经济性很好,虽然建设成本比传统核反应堆要高出30%,但其发电成本要低上40%,并且几乎没有碳排放,高度环保。
消息一出,许多国家都坐不住了。美国能源部悄悄重启熔盐堆计划,而印度也宣布将加快钍反应堆的研究。据报道,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正在询问中国能否租一座“钍基熔盐堆”,以此解决当地缺水缺电的问题。
当中国钍基熔盐堆遍布全球时,整个能源产业被会被重新定义。
消息一出,许多国家都坐不住了。美国能源部悄悄重启熔盐堆计划,而印度也宣布将加快钍反应堆的研究。据报道,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正在询问中国能否租一座“钍基熔盐堆”,以此解决当地缺水缺电的问题。
当中国钍基熔盐堆遍布全球时,整个能源产业被会被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