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我国在倾转旋翼机、高速共轴直升机等两个领域,先后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航空工业迅速发展,也推出了各种新机型,例如直8L等等。但是,我国仍有一个绕不开的短板,那就是重型运输直升机,目前属于空白。那么,中国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到底应该如何发展?今天,我们就根据实际情况,聊聊解放军部队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发展。
我国进口的米17系列直升机
首先,我们聊聊解放军部队在直升机领域的现状。目前,解放军部队,在运输直升机领域,以进口的俄制米17、米171系列,以及国产的直8系列直升机为主。其中,进口的俄制米17、米171属于13吨级直升机。我国最新发展的国产直8L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15吨,最大运载能力5.5吨左右,大体上对标了欧洲发展的EH-101系列中型运输直升机。
依靠上述直升机,能够运输轻型越野车或者山猫全地形车,提升了解放军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但是,仅此而已,上述直升机,属于中型运输直升机,最大运载能力5吨左右,对于解放军部队来说,解决了实际问题,但远远不够。对于解放军部队的各个军兵种来说,一些轮式装甲车辆或者轻型装甲车辆,全重大约5—15吨之间。
我国直8L中型运输直升机
例如轻型突击车、伞兵战车等等,重型运输直升机,完全能够运输、搭载。但是,解放军部队没有重型运输直升机,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短板。在重型直升机领域,我国只有两个国家,能够借鉴、学习,那就是美国、俄罗斯。具体来说,是美国的CH-53系列、CH-47系列,以及俄罗斯的米26系列重型直升机。
俄罗斯的米26系列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56吨,最大运载能力20吨,与我国运9或者美国C130J中型运输机,运载能力基本相当。使用了两台D-136型涡轴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为7460千瓦。对于米26系列直升机,预计我国的重型运输直升机方案,不会借鉴。因为,米26系列直升机,有2个问题,我国绕不过去。
俄罗斯米26系列直升机
首先,米26系列直升机,使用了8000千瓦的涡轴发动机,我国还不具备。第二,米26系列直升机,体积太大,对于使用空间和搭载平台,要求太高,不适合海军使用。因此,作者认为,我国发展国产重型运输直升机,不会考虑米26系列直升机的模版。
与之相比,美国的两种重型运输直升机,可能性更高。美国的CH-47重型运输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22.6吨,最大运载能力12.1吨。使用了两台T55-GA-714A涡轴发动机,单台额定功率3529千瓦。至于CH-53系列直升机,最新的CH-53K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38.4吨,最大运载能力15.9吨。使用了3台通用电气的GE38系列涡轴发动机,最大功率5600千瓦。
美国CH-47系列直升机
最近几年,按照航展上的公开报道,我国正在发展国产5000千瓦涡桨、涡轴发动机。请注意,涡桨、涡轴发动机的一部分技术,具有相通性。现阶段,国产5000千瓦涡桨发动机,取得了重大突破。相信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也不会太遥远。换而言之,我国发展重型运输直升机,拥有了合适的动力配置。
例如以两台国产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为动力,发展中国版的CH-47。或者以三台国产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为动力,发展国产版的CH-53。当然,作者认为,仅仅是借鉴CH-47或者CH-53的一部分设计理念、框架布局,至于很多细节,肯定需要满足解放军部队的需要。那么,上述两种直升机之间,哪种直升机的可能性,更大呢?
美国CH-53系列直升机
作者认为,借鉴CH-53系列的可能性更大。因为CH-47系列,运载能力相对偏小,即便是出现了“国产版的CH-47”,类似于直20和UH-60“黑鹰”的关系。运载能力相对有限,仍然无法满足解放军部队的需要。与之相比,借鉴CH-53系列直升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以3台国产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为动力,在各个方面,接近CH-53 系列的水平。
国产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
例如最大起飞重量35吨左右、最大运载能力15吨左右,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同时满足各个军兵种的需要,例如在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上起降。言而总之,重型运输直升机,解放军部队的各个军种,以及武警部队的航空部队,都非常需要。
美国CH-53K重型运输直升机
在倾转旋翼机、高速共轴直升机、重型武装直升机先后亮相之后。重型运输直升机,属于我国直升机领域发展,最后也是最难的短板。一旦这个短板,得到了弥补,我国直升机家族发展,堪称“齐编满员”。当然,发展重型运输直升机,需要性能稳定的大功率涡轴发动机。目前,国产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到底发展到了哪个程度,谁也不知道。
国产重型运输直升机模型
对于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作者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最近几年以来,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惊喜,例如歼35、运20B、歼15T等等。此外,国外媒体报道了传说中的新一代中型运输机,代号运30。结合各方面的发展,相信国产重型运输直升机的发展,不会等太久。
国产重型运输直升机设想图
关于我国直升机领域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