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8月29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禹云飞)1个主场活动、7类主场系列主题活动、N场专项活动……8月28日,记者从2025年全国科普月河北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省将于2025年9月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系列活动,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
“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主场系列活动采用‘1+7+N’基本框架,即1个主场活动+7类主场系列主题活动+N场专项活动,于9月13日至14日在雄安新区集中开展。”河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华世勃介绍,主场活动将采用“线下体验+线上互动+沉浸式科普+科技赋能”四位一体的模式,突出雄安新区在智慧城市、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技特色,打造具有未来感、科技感、实践感的省级全国科普月盛会。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 禹云飞 摄)
河北省科协科普部部长王立娜进一步介绍道:“N场专项活动将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学教育、科学家精神宣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预计开展9个专项活动400余场次。”
主场活动将举办未来科技与生态融合展览、科普优质内容创作工坊、大健康产业政企对接等活动,邀请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代表、科技企业代表、高校师生、社区居民参加。活动启动仪式将融合5G+AI+VR技术,展现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科技之美。
全省范围内将同步开展成员单位特色活动、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等系列活动。各地将动员学会、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展示“十四五”时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围绕公众关注热点,聚焦重点人群,推动科普资源和服务下沉基层一线,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社会风尚;动员科技企业、高校、园区等各类创新主体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课堂、生产线等;动员科普教育基地、行业科普基地、科技场馆等举办各具特色的科学教育活动。
据悉,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呈现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群策群力抓好顶层设计,确保活动高点设计、火热推动;二是集成资源汇聚科普动能,以资源以资源“大荟萃”,推动全民“大科普”;三是围绕焦点优化科普质量,既聚焦基础前沿研究,又关注民生科技等公众所需所盼。
“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系列活动将以专业化高质量的科普服务播撒科学的种子,为社会公众献上一场回味悠长的科普盛宴。”华世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