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至27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河北省图书馆协办的“2025年智慧图书馆古籍资源建设实训班”在河北石家庄举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荣丽,河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栋等出席开班仪式。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来自全国的近200位业界同仁参加培训。
霍瑞娟在开班讲话中回顾了“十四五”期间,在文化和旅游部统筹领导下,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全面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优秀古籍资源建设作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先行先试的重要模块,目前已在资源供给、智慧服务等领域取得的初步进展。并针对未来工作,提出期望:立足职责,强化古籍战略价值认知;聚焦质效,推动资源向智慧服务跃升;锤炼队伍,锻造复合型人才中坚;深化协同,织就共建共享的“全国一张网”,赋能千年典籍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王荣丽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全省同仁,以此次培训为动力,深化与全国同行的经验交流,在古籍数字化与智慧服务领域锐意探索、积极创新,推动燕赵古籍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合力共筑贯通古今的“文化长城”。
培训紧扣“资源建设+质量提升”双核心,课程设计注重政策引领与实践落地相结合。国家图书馆业务管理处副处长罗翀、数字资源部副主任李志尧,研究馆员龙伟、副研究馆员刘晶晶、高级工程师魏达贤分别围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总结与2025年工作解读”“2024年古籍建设中的典型问题,及规避错误、提升质量的实战方案”“《古籍数字化和知识标引规范手册》解析”“古籍建设成果提交与注意事项”“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的功能与应用”等主题进行授课。
✦
•
✦
✦
左右更多
✦
案例分享环节,来自河北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的多位一线业务骨干,围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实践与思考”这一主题,分享了各自省份在项目建设中的创新做法与宝贵经验,为学员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范例。
本次培训特别设置了为期半天的“古籍数据质检实训”实操课程。在专家的全程指导下,学员开展数据质检实操,通过手把手教学,使学员精准掌握全流程质控技能,筑牢古籍数字化建设人才根基。
本次实训班构建了从政策传导、规范解读、问题预警,到成果提交、平台应用、质控实操的一体化培训链条,有效回应了基层古籍数字资源“如何做对、如何做好”的现实关切,全面增强了学员的专业素养与项目执行力。
2024年河北省图书馆授牌国家图书馆培训中心河北培训基地,成为国家图书馆试点全国布局的首个外地培训基地,为本次培训提供了坚实保障与全方位支持。
来源:数字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