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探秘AI前沿·共筑转化生态”为主题的大湾区科学论坛走进港科大(广州)成果转化精准对接活动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70余位企业家、投资人、技术经理人等嘉宾参与活动。
现场,港科大(广州)各研究团队与50余家参会企业、10家投资机构展开密集互动。企业代表针对技术落地场景、商业化路径等提问,投资机构则聚焦项目潜力与合作空间。多家企业与投资机构明确表示,部分项目展现出极强的产业化潜力,期待后续深入对接,探索联合研发、共建实验室等合作可能。
这是港科大(广州)推进知识转移建设,将研究成果落在祖国大地上的一个缩影。目前,港科大(广州)已经与多家龙头企业共建1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与上千家企业进行产学研对接,与百余家领军企业和知名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打造良性循环的产学研生态链
今年6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第三届INNOTECH创科嘉年华如约而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影响力的高校科创品牌盛会之一,本届嘉年华汇聚了140余个顶尖科创项目、数百家投资机构及产业领军企业,吸引各界近2500名嘉宾共襄盛举。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港科大(广州)已经涌现出150个不同阶段的师生创业项目,已注册公司超70家,其中46家注册在广州市,主要围绕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机器人等科技领域,估值合计近45亿元人民币。”在开幕式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介绍道。
在港科大(广州)的知识转移中,“师生齐上场,学生打头阵”是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在港科大(广州)推出的“创业桥”计划中,学校广泛吸纳校内创业力量,吸引了百余名学生和教职工参与。红鸟硕士毕业生和在读生作为核心力量,占比约77%;红鸟二期毕业生成员占比超45%;同时,团队中还融入了校内博士生(约13%)、本科生(约4%)、教职工(约1%)及校外成员(约5%)。这种多元互补的成员构成,有效推动了创新创业力量的深度聚合与活力迸发。
“创业桥”计划负责人、港科大(广州)未来技术实验室主任、实践副教授吕冬博士表示,“创业桥”计划延伸了红鸟硕士项目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硕士培养边界,创造真实的创业环境,为学生提供“试错期”“冷静期”与“过渡期”,这将“赋能学生将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为市场导向的创新产品,引领他们在创业之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从学生到学校到地区,港科大(广州)正在创造一条良性循环的产学研生态链。“我们正努力把港科大(广州)周边地区打造成大湾区的硅谷。”港科大(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熊辉表示,学校正积极以港科大(广州)为核心,打造“创新生态球”,具体而言,在0到1的圈层,学校与孵化出的企业之间将建立良性的“输血”和“造血”机制;在1到N的圈层,学校将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成立合作项目等多种形式,形成产业凝聚,吸引众多成熟企业加入,在国内外企业与港科大(广州)的老师之间建立联系,助力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与师生共同创造更多机会。
基地+基金孵化科创领军项目
马拉松是不少喜欢运动的人士梦想完成的一个体育项目,然而,这也是一项有危险性的运动。“全球每年约5400名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因极端情况产生不适,甚至陷入昏迷。”港科大(广州)先进材料学域先导计划博士生、Point Fit Technology(博菲特生物科技)联合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林坚表示,主要受制于目前的连续监测技术,运动员不能实时了解自己的情况,汗液传感器则可完美解决这个痛点。
博菲特的成立源于对解决此难点的构思,致力于开发智能、可实时监测的皮肤贴片汗液传感器,为健康监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博菲特的产品通过汗液传感器测量乳酸值,从而直观显示运动员疲劳程度,助力科学优化训练与竞赛策略,并精确指导个性化营养与恢复方案。而这其中的核心科技,就是来自于港科大(广州)高平教授团队长期耕耘的多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纳米膜材料。
在港科大(广州)提供的创业孵化资源与平台,加速了纳米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进程。从校园出发,博菲特生物科技在南沙落地成长,入驻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大湾区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从技术验证到商业落地的全链条支持。2025年7月,在欧洲规模最大的科技盛会Viva Tech 2025上,博菲特凭借其革命性的汗液传感技术引发大量关注。
从校园走向产业,离不开资金和平台的支持。2024年6月,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产投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10亿元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正式宣布设立,促进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就地转化。2024年11月,由广州市科技局、南沙区政府支持建设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基地目前入驻项目共计32个,已形成数千万产值,储备项目超过50家,将致力于打造“港澳成果+南沙转化+湾区应用”科创产业生态链。
在基地+基金的加持之外,港科大(广州)还整合多方资源,共同发力推动产业升级。今年5月26日,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在广州南沙成立。该联盟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知名企业联合港澳及国际知名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整合国际、港澳及内地科研机构的技术资源,推动南沙成为湾区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地、全国AI+产业发展风向标、世界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区。
“我们正着力围绕港科大(广州)打造以天使基金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基地,深度整合打通市场、技术、资源和资本全链条。”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宋国琴表示,联盟将计划建立企业会员库,实现技术、需求与市场资源的高效对接。同时重点挖掘示范性应用场景。“广州必须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为此我们将成立AI天使会,汇聚投资机构力量。通过细化项目库,持续优化企业画像,分析投资偏好,实现精准对接。”
文 | 记者 孙唯
图 | 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