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之王追觅,又要跨界了。
8月28日上午,追觅官宣造车,要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目前,全球极速最快的量产车是布加迪Chiron,达到490.48公里/小时,售价超过300万欧元。
追觅跨界造车
追觅造车,并不是一时兴起。
在公告中追觅提到,2013年便在清华天空工场,写下第一份造车计划书。
但可能受到资金、产业链等方面的影响,现在才正式启动,“如今站在全球清洁领域的顶峰,我们用了十二年等一个属于追觅的‘时代时机’。”
据悉,追觅造车主体为星空计划,已有上千人,第一款车还在造型评审阶段。
在招聘平台上,能看到追觅还在招相关人才。
海外市场是追觅的重点目标。
造车工厂选址上海临港新片区,紧邻特斯拉、宁德时代生产基地,规划占地面积41.44 万平方米。
星空计划第一款产品,可能是一台大型豪华SUV,参考问界M9、理想L9。
目前已进入样车阶段,获得及在申请中的核心专利有数百项。
不过,追觅这次公开表示将要造世界上最快的车,纯电轿跑应该也在计划当中。
定位高端,瞄准海外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总部设在苏州,前身是清华大学“天空工场”团队。
其创始人俞浩,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飞行器开发者,最初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速电机技术研究。
产品线从智能清洁设备起步,逐渐拓展到个护产品、智能家居设备等领域,甚至延伸至机器人领域和餐饮行业。
扫地机器人,是该公司的核心业务。
2025年1-5月,追觅扫地机器人全球销额同比增长178%,在德国、法国、瑞典等18个国家市占率第一,正因如此,追觅被称为扫地机器人之王。
这也是为什么,追觅造车,海外市场是重点。
追觅在100多个国家建立6000家线下门店,拥有3000万用户基础。这种渠道网络和用户信任,可降低汽车业务的市场教育成本。
其“高端化出海”策略,全球平均单价超700美元,也与超豪华汽车定位形成品牌调性协同,避免陷入新能源行业普遍的低价内卷。
中国成熟的新能源车产业链,配上追觅的品牌和海外渠道,可能会发生特别的化学反应。
此外,追觅在扫地机器人领域积累的SLAM导航、AI视觉避障等算法,可无缝转化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基础能力,如自动泊车、车道保持。
未来,汽车业务也可以与家电生态互联,例如通过语音交互复现用户声线、联动智能家居调整设备状态,这种“家庭-出行”场景的无缝衔接,可能重新定义智能座舱体验,形成差异化竞争。
越来越卷的新能源车
在2025年这个时间入局造车,追觅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车出口171万辆,同比增长46%,占汽车出口总量的41%。
随着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出口的持续增长,海外市场也开始卷起来了。
欧盟的针对性加税,东南亚国家要求本地化生产比例,同样是不小的麻烦。
此外,汽车行业所需的“第二层肌肉”远超家电领域:从平台架构设计到整车NVH调校,从车规级供应链管理到售后网络建设,追觅均需从零搭建。
追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些,但在公告中,追觅表示:“伟大的梦想,从来生于无畏。汽车,将是我们技术理想与商业智慧的又一次全面爆发。或许我们不是最早出发的,但我们会是最坚定的那一个。”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