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国际军事局势复杂,中美海上博弈一直都没有停止。近期,中国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家族鹰击-19与鹰击-21,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独特的设计,引发了高度关注。
这两款导弹,不仅是中国军事科技进步的成果,更是我国海防战略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鹰击-21采用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虽然技术成熟、推力强大,但由于需要自带氧化剂,在同等重量下,燃料的携带量受到限制,从而制约了导弹的射程,鹰击-21的射程最高约为1500公里。
在实际作战中,鹰击-21的射程虽然已经能够对敌方舰队形成强大的威慑,但在面对拥有远距离作战能力的对手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比之下,鹰击-19搭载超燃冲压发动机,这是一种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动力装置。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直接从大气中吸入氧气,与自身携带的燃料混合燃烧,产生强大的推力。
这种设计,使得鹰击-19无需背负沉重的氧化剂,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在巡航速度可达5马赫、末段攻击速度达到6 - 7马赫的高速飞行状态下,鹰击-19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2500公里,远超鹰击-21。
这意味着装备鹰击-19的舰艇或战机,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对敌方目标发起攻击,极大地拓展了我国海上力量的打击范围,使我国在海战中能够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同时,鹰击-19的尺寸小于鹰击-21,有更高的适配性,对我国海军舰艇的装备和作战部署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现役的052DL、052DM及055万吨大驱,都装备着特定规格的垂直发射系统。鹰击-19的尺寸完美适配这些发射系统,舰艇无需进行复杂的改造,就能轻松搭载。
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国海军现有的先进驱逐舰迅速形成战斗力,快速适应各种复杂的海战环境。无论是在近海防御,还是在远洋作战中,搭载鹰击-19的舰艇都能随时对敌方目标发动突然袭击,让敌人防不胜防。
鹰击-19已经在东海军演中崭露头角,成功完成了超远距离击中靶船的测试。这不仅证明了鹰击-19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反舰导弹的强大实战能力。
尽管鹰击-21也是一款先进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但其在面对美国航母打击群时,仍存在一定的被反制风险。
美国航母搭载的超级大黄蜂舰载机,理论作战半径约1100公里,通过伙伴加油这一技术加持,其作战半径可延伸至1400 - 1500公里。当这些舰载机搭载射程700 - 800公里的AGM - 158B空射巡航导弹时,理论上打击范围能够达到2100 - 2200公里,超出了鹰击-21的1500公里射程。在某些情况下,美军舰载机可以在鹰击-21的射程之外对我国舰艇发起攻击,对我国海上力量构成潜在威胁。
美国的战斧对舰打击型巡航导弹,理论射程近1800公里。虽然其飞行速度仅0.85马赫,突防能力较弱,我国舰艇对其拦截效率较高,但只要存在被击中的可能性,就意味着我国舰艇在作战中存在一定风险。
鹰击-21的1500公里射程,未能完全超出美军航母打击群的理论打击范围。在实战中,由于航母的机动性,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可能移动100 - 200公里,舰载机通常仅敢飞到理论作战半径的80% ,美军难以实现极限打击,但我国舰艇仍然需要承担部分被攻击的概率。这种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舰艇在面对美军航母打击群时的作战信心和作战效果。
鹰击-19的出现,则改变了中美航母打击群的攻防格局,让中国驱逐舰真正具备了在美军打击范围外作战的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即便美军超级大黄蜂舰载机经过伙伴加油,飞到1400公里的极限作战半径,再发射射程约800公里的AGM - 158B导弹,其总打击范围也仅2200公里,与鹰击-19的2500公里射程仍有300公里的差距,根本无法触及搭载鹰击-19的中国驱逐舰。这使得我国舰艇在面对美军舰载机威胁时,能够从容应对,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美军战斧巡航导弹的近1800公里射程,在鹰击-19面前也相形见绌。美军舰艇无法在鹰击-19的打击范围外对中国驱逐舰发起攻击,而我国舰艇却可以利用鹰击-19的超远射程,对美军舰艇进行远距离打击。这种不对称的优势,让我国在海战中占据了主动地位,大大增强了我国海军的威慑力。
若将鹰击-19与鹰击-21搭配使用,055型驱逐舰可在远海隐蔽发射,轰炸机可从空中突袭,两者配合从不同方向向敌方航母编队齐射鹰击-19与鹰击-21。多枚高速导弹形成的立体攻击网,会让美国航母的防空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拦截压力,难以招架多枚导弹的同步突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