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重大灾害监测预警及管控系统”交互界面。 (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商报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粤交集宣)随着物联网感知的“慧眼”、大数据分析的“智慧”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领域进入“智防”时代,在提升运输效率的同时,也保障出行安全。记者近日从广东交通集团获悉,今年广东各高速路段持续推进数智化设备应用,迎来新一波科技升级。从毫米级监测的边坡预警系统到高效作业的“机器人园丁”,一系列智能升级既提升了出行的安全系数,更提高了路段的管理效率。
在龙紫高速,一个长上坡路段成为追尾事故高发区,夜间视线受阻时风险系数更高。现在,龙紫高速采用“雷达探测+声光告警+智能诱导”三维防护,通过毫米波雷达对200米范围内车辆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对出现异常车辆的路段进行声光预警。试运行3个月以来,配备该设施的长上坡路段未出现一起交通事故。
在仁新、连英、阳化等路段,“防疲劳激光镭射灯”在路政巡逻车上“上岗”,在夜晚或雨雾天气里通过投射空中的镭射光线,提醒警示驾驶人员。这款设备具备常亮、频闪两种模式,晴朗天气下2.5公里外即可清晰可见,保障司乘安全驾驶。
今年汛期,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提前对可能引起的重大灾害进行监测,迅速提升应急抢险反应速度。
此外,边坡养护也相当“智能”。揭惠高速承担的广东交通集团科技项目中,某型遥控机器人的亮相,改变“人悬陡坡、手挥镰刀”的传统养护模式。在50至55度的生态边坡测试中,一个3吨重的“机器人园丁”可自如上下坡,高速旋转的破碎铲可粉碎杂草及3厘米以下灌木,切换“开荒模式”还能处理更粗大的乔木,相较传统人工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工程师表示,此次测试探索该设备的适用区域,为后续设备选型和适用区域提供了试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