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大喜功。这个原因古代很多帝王都会有,而秦始皇十分自负,焚书坑儒得罪了精英集团,大兴土木动摇了民心基础,双拳出击伤及了经济命脉,仍然沾沾自喜不思悔悟,从而种下苦果。可见不得民心的,只会加速灭亡。
2、谏臣凋零。世界上敢说话劝谏皇上的臣子几乎很少,秦始皇也不例外,他的身边也只有蒙恬和太子扶苏敢劝言,却不料都没有好下场,都被安排去守边疆。唐太宗身边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长孙皇后,一个是魏徵,但他们运气很好,碰上一个好皇帝。可见一个只有阿谀奉承没有敢于直言的人的王朝,是注定长久不了的。
3、猜忌多疑。历史上大部分的皇帝都会有这种心态,毕竟是皇位之上,主宰者万千性命,他们也怕别人用同样的手段将皇位夺走,所以说皇帝是最危险的职业。秦始皇就很喜怒无常,一会视你为敌人,一会视你为亲人,这些大臣可谓是伴君如伴虎,步步如履薄冰。所以最后留下的一般都是八面玲珑的人,这种人不是奸臣,但也不可能是忠臣。
4、奉行苛政。大秦立朝之前,从商殃变法开始就以苛政着称,天下太平后没能及时修改国策以安抚民心,在苛捐杂税和沉重的劳役负担下,出现陈胜、吴广统领的“暴民”就不足为奇。
5、严刑峻法。大家都知道,大秦的严刑峻法是出了名的严酷,无论是平民犯法,还是官员犯法,都严惩不贷,关别人一辈子,对法家迷信到无以复加的秦始皇,铁定没兴趣,估计不是杀了,就是剐了。可惜,秦始皇防微杜渐,用的是霸道,如果他用王道防微杜渐,也许就是另一种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