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业创新这颗‘螺丝’与科技创新这个‘螺帽’紧紧拧在一起的时候,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就连在了一起、融为了一体,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8月22日,在上,省委书记王宁以“螺丝”和“螺帽”为喻,形象说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8月22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举行。雷桐苏 陈飞 摄
云南是后发地区,科技发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抓关键带全局。这个关键就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如何做好这篇融合文章?
王宁讲了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是基础。
打造科创平台,既要有站位全国大局,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顶天”格局,又要有立足资源禀赋,紧扣云南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立地”意识,还要把“顶天”和“立地”结合起来,贯通从研发到产品的全链条,孵化从“0”到“1”的创新项目,拓展从“1”到“N”的广泛应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田间地头、走进企业车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二、着力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关键。
要坚持一手抓龙头企业,一手抓专精特新企业,构筑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一方面,要加强创新型企业的梯次培育。另一方面,要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结合起来。
三、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途径。
要通过抓改革解决好“愿转”的问题,优服务解决好“会转”的问题,建平台解决好“能转”的问题,推动科技成果更顺畅、更快捷地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让先进技术在应用中“落地生金”。
四、着力引育各类创新人才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才是支撑。
要打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深入实施“兴滇英才计划”,真心爱才、悉心育才、诚心引才、精心用才,以人才之“智”托举科技之“兴”、产业之“强”。
五、着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金融是重要保障。
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金融资本加强对重大科技任务和重点产业创新的支持,以金融“活水”浇灌创新“沃土”。
六、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开放合作是现实需要。
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前沿,具备内引外联、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我们要秉持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让云南成为创新要素汇聚、创新活力迸发的新高地。
“螺丝”与“螺帽”能否紧紧拧在一起
还有一个匹配度的问题
王宁要求,各地区要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把创新文化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科技部门要编制好“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谋划好科技重大项目、重要设施、重点工程,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专业之能融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火热实践。
撰文:陈创业
来源:云新闻客户端
编辑: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