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8月22日电(张婧 魏康 王园园)半岛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践基地20日在青岛市莱西市正式启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4个高校专家工作站同步揭牌,预计年接待人工智能实践教育10万人次,助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和全民科技素养提升。
据了解,该基地占地约6000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设有AI+航天学习体验区、机器人展示区、人工智能新技术成果展示区、低空飞行器实验室、智慧海洋实验室、元宇宙探索区等13个功能分区,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无人机、海洋科技、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
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践基地。莱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半岛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的落成,标志着莱西市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该基地依托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顶尖高校研发资源,建立4个专家工作站,聚焦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以及机器人挑战赛等国家级科创类白名单竞赛与考级考证项目,连接教育、科技、文旅、制造业的交叉领域,带动上下游协同,推动科技、文旅、教育等产业跨界创新。
基地建成运营后,将汇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形成教育、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辐射带动青岛及周边县市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与教育均衡发展,基地预计每年接待青少年人工智能实践教育、AI冬夏令营10万人次,组织科技嘉年华活动数十场,服务基层,惠及群众,助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和全民科技素养提升,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的示范高地。
国内最大的室内火箭模拟发射“升空”。莱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现场见证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火箭模拟发射‘升空’,满满的科技感!”中国仿真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王凌说。半岛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校长范高铭表示:“这里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土壤,也是推动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的助推器。”通过系统化课程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理论学习—动手实践—创意创新”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使该基地成为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实训教学、科创赛事、学术交流、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综合平台。
据悉,下一步,该基地将积极申报省、市及国家级白名单赛事和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和各类科普教育基地,打造具备专业性和影响力的赛事平台,致力于发展“国内一流、莱西特色、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协同发展”的区域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