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三国时代的群雄中,堪称一位创业的楷模。他的经历可谓充满了波折,从北方的逐鹿中原,到南方的江东,再到西蜀的立足,每一步都充满了坎坷和挑战。徐州,作为他早期的一块重要“地盘”,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块正式领地。可惜的是,由于与吕布的争斗,他最终失去了这一块地盘。此后,曹操夺回了徐州,而刘备则通过杀死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再次成为徐州的主政者。然而,好景不长,曹操又一次逼迫他离开。那么,刘备到底是如何得到徐州,又是怎样失去它的呢?让我们从这段历史故事中,来看看刘备早期创业的艰辛历程。
徐州刺史陶谦病重时,准备将徐州的治理托付给刘备。他当时名义上是豫州刺史,但实际上只是依附于陶谦,驻扎在小沛。当陶谦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时,他的得力助手糜竺便建议带领徐州的官员迎接刘备,并把徐州交给他。对于刘备来说,面对这样一块肥沃的“蛋糕”,他并没有急于接受,而是陷入了深深的犹豫。虽然刘备早已雄心勃勃,但心底却并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接这个重任。正此时,下邳的豪族陈登挺身而出,劝说刘备接受这一挑战。陈登指出,当前汉朝正处于衰败之中,天下大乱,正是立业的好时机。而且,徐州拥有百万之众,是施展抱负的最佳地方。陈登的劝说似乎点醒了刘备,最终他还是决定接受陶谦的托付。
尽管刘备已经做出决定,但他心里仍然有些不安,尤其是袁术的威胁。袁术,身为四世三公的袁家后代,控制着寿春,他有足够的实力和名望来接管徐州。那么,为什么要将徐州交给刘备而不是袁术呢?陈登指出,袁术虽然名望在外,但其为人并不合适做一个领导者,他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注定了他无法得到人心。与此同时,北海国相孔融也建议刘备接受这个位置,认为袁术已经是“冢中枯骨”,根本不足为惧。为了避免错失良机,刘备决定果断接管徐州,并开始了自己的治理。
接管徐州后,刘备的首个挑战来自袁术。公元196年,袁术派兵攻打刘备,试图将徐州夺回。在盱眙、淮阴一带,刘备与袁术激烈对峙。就在这时,曹操也上表任命刘备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正当刘备与袁术僵持不下时,吕布趁机发动偷袭,袭击了下邳。张飞和徐州将领曹豹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曹豹背叛投降吕布,导致刘备的家人和亲信落入吕布之手,张飞则侥幸逃脱。刘备闻讯后立即回军,但由于家人的安危牵绊,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最终只能忍辱返回。
为了自保,刘备开始组织散兵,向东进攻广陵,然而在与袁术的部队遭遇时,他因失去斗志而被击败,军队粮草告急,局势愈发严峻。饥荒让士兵们变得极端,甚至出现了分尸食人的惨剧。为了求生,刘备最终撤退至海西,打败了杨奉、韩暹等地方势力,并不得不向吕布求和。吕布虽然认为刘备反复无常,但出于战略考虑,并未彻底消灭他,而是释放了刘备的家人。此时,刘备只得带领残军退回小沛,卷土重来。
然而,吕布并没有放过他,派遣张辽和高顺前来攻击刘备,甚至亲自出征。刘备虽然依旧顽强反抗,但最终依然被打败,沦为曹操的俘虏。曹操虽然俘虏了刘备,但并未苛待他,反而给了他资金和粮草支持,帮助他反攻吕布。最终,在曹操的帮助下,吕布被击败,刘备终于迎回了家人。曹操对刘备的礼遇进一步加深了两人的联系,两人建立了深厚的盟友关系。
随着袁术的势力逐渐衰退,刘备成为曹操的得力助手。当时,曹操指派刘备去迎击袁术,但就在刘备还未抵达徐州时,袁术便因病去世。然而,曹操的多疑始终没有放松,对刘备的信任逐渐转为猜疑。与此同时,汉献帝的岳父董承也接到帝命,要诛杀曹操,董承密谋与刘备联合反曹。刘备深知曹操的心思,于是决定先发制人,主动投身反曹的联盟。
刘备的势力愈发壮大,他趁机占领下邳,迎回了徐州。随着一系列政治手段的运作,刘备渐渐从曹操的控制中脱离,并开始自主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可惜,曹操并没有轻易放过他,再次亲征打击刘备。这一次,刘备的局势变得更加险恶,在一次失误中,他未能料到曹操的亲征,导致徐州再度丧失。刘备逃往青州,暂时依附袁绍,继续着自己的创业之路。
这个历史故事充分展现了刘备早期创业的艰难与坚持,从最初的挣扎,到最终逐步发展壮大。虽然屡遭挫折,但刘备凭借着过人的韧性和智慧,最终为自己奠定了三国中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