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在舞台上“暴打”宇树科技的机械狗,这事在2024年的科技圈可是动静挺大。
360老板不搞杀毒,跑去跟机器人干架?
有人说他“作秀博眼球”,有人扒出背后是AI安全的生死局。
可顺着他的创业路捋捋,从当年免费杀毒掀翻行业,到后来的拿机械狗练手讲安全,
这个“技术疯子”的每回折腾,实际上都在给互联网埋“安全暗线”——看似疯玩,实则布棋。
暴打机器人:玩票还是亮剑?
2024年某活动现场,周鸿祎抡起棒球棍砸向机械狗,机器狗灵活躲闪、甚至“后空翻反击”,台下惊呼一片。
这事当天冲上热搜,词条里骂声点赞各半:“360不搞安全搞综艺?”“周鸿祎把发布会开成密室逃脱?”
但细扒细节,机械狗是宇树科技的量产款,抗揍测试本就是产品卖点;周鸿祎砸的每一下,都在演示“机器人被物理入侵时咋防护”。
他事后补刀:“AI时代,机器人要是被黑客控制去撞人、泄密,比病毒攻击电脑可怕万倍。今天砸的是机械狗,明天要防的是‘sha人机器人’逻辑漏洞。”
免费杀毒:掀翻行业铁王座
2006年,周鸿祎干了件捅马蜂窝的事:360杀毒永久免费。
当时杀毒界是金山、瑞星的天下,一年服务费200块,用户早已经习惯了“花钱买安全”,可周鸿祎偏要“免费”。
一时间,同行骂他“破坏行业规则”,股民质疑“赚啥钱”。
但他可不是真的不挣钱的,他算准了互联网逻辑:免费把用户拉到池子里,靠广告、增值服务变现。
结果360用户量半年破亿,直接把传统杀毒厂商逼到绝路——瑞星2011年退市,金山转型做办公软件。
这一仗,周鸿祎教会中国互联网:免费不是慈善,是更狠的商业武器。
红衣教主的“安全偏执”
周鸿祎的偏执,刻在360的基因里。
2014年XP系统停更,微软不管中国2亿用户死活,他硬着头皮接盘:360搞XP防护专版,承诺“XP不死,360陪到最后”。
当时业内笑他“接微软烂摊子”,可用户用脚投票——360市场份额涨到70%,成了“安全门神”。
这种偏执延伸到硬件:360做智能摄像头,主打“防偷窥”;做儿童手表,强调“位置加密”。
有人笑他“啥都做,啥都不精”,他回:“安全是所有智能设备的底裤,不守住底裤,智能就是裸奔。”
安全:下一个战场
ChatGPT爆火后,周鸿祎押注AI安全。
2023年360成立“AI安全研究院”,挖来硅谷AI安全专家,口号是“让AI不sha人、不泄密、不搞黄色”。
他公开Diss“AI创业只追算力不看安全”:“大模型要是被注入恶意代码,生成诈骗话术、虚假新闻,比病毒还毒。”
“暴打机器人”正是AI安全的具象化演示:机械狗是弱AI设备,一旦联网+被控制,就是移动凶器。
周鸿祎要证明的是:从消费级机器人到工业机械臂,所有智能设备都得塞“安全芯片”“防护算法”,这是360的新赛道:
就像当年免费杀毒圈用户,现在要圈AI时代的“安全标准”。
争议不断的“营销鬼才”
周鸿祎的争议,应该有一半来自“营销过度”。
当年和雷军微博互撕,为360手机抢热度;搞“3Q大战”,和腾讯杀得血流成河;现在拿机械狗作秀,被骂“炒作成瘾”。
但不可否认,他是最懂“用争议换流量”的科技大佬:
3Q大战让360知名度暴增,和雷军互撕让360手机出圈,暴打机器人让AI安全话题破圈。
有人算过账:周鸿祎每回“搞事”,都能省千万级广告费。
更狠的是,他还把争议变成“安全科普”:暴打机器人后,360推出《家用机器人安全指南》,下载量破百万,用户真信了“智能设备要防黑客”。
从颠覆者到守擂人
无疑的,早年周鸿祎是颠覆者:免费杀毒掀翻传统安防,做浏览器抢百度流量,搞手机挑战小米。
可现在的他已经转变成了守擂人:AI时代,360要守“安全”这个基本盘。
他比谁都清楚,AI浪潮下,安全公司的对手不再是同行,而是黑客、灰产、甚至国家APT组织。
周鸿祎赌的是:AI越疯狂,安全需求越刚性。
就像当年免费杀毒抓住“网民怕病毒”的痛点,现在要抓住“企业怕AI失控、国家怕关键信息被窃”的命门。
其实,周鸿祎暴打机器人,本质就是一场“安全传教”。
他太懂互联网了,所以用最具戏剧性的方式,把“AI安全”这个抽象概念直接砸进公众认知。
从免费杀毒到AI安全,他始终在玩“用争议破冰,用技术卡位”的游戏。
所以,当其他大佬们还在纠结“大模型参数多少”的时候,周鸿祎已经在想“大模型被黑了怎么办”。
至于机器狗挨那几下子,不过是安全大佬敲了敲警钟:AI时代,安全才是地基,没地基的智能,都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