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地球周围1000光年内可能存在7个巨大的外星建筑
创始人
2024-05-27 08:01:25
0

7个可能存在的“戴森球”。

“塔比星”的红外(左)和紫外(右)照片。Wikipedia

近日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刊登了一篇论文,一批科学家在文中宣称,他们在最近的天文学巡天数据中,找到了7个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巨型建筑,也就是所谓的“戴森球”。

研究人员旨在数据中寻找那些非常独特的恒星,这些恒星具有用一般推论难以解释的特征。7颗候选星距离地球全都在1000光年以内,且全都是M级红矮星。这类恒星的体积和亮度都要比太阳小。

所谓“戴森球”,是1960年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提出的一个假想。认为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可能会想方设法在它们主星周围的轨道上建造巨大的建筑,以获取恒星的能量。这种建筑中既有能量收集装置,也有工厂和居住区。这样的建筑最终可能会形成一个球体,将它们的主星整个包裹起来。这个球体就是所谓的“戴森球”。

假如戴森的这个假想能够实现,那么这样的巨型建筑一定会产生能够被我们观测到的特征,比如它们一定会产生超量的红外辐射。这是因为“戴森球”虽然可以吸收恒星产生的可见光,但一定无法对此加以全部利用,一定会有多余的能量以红外线的形式排放出来。

但超量的红外辐射并不一定是由戴森球产生的,许多自然现象也可如此。比如包围着恒星的气体尘埃盘、彗星盘,或其他碎片物质。

而研究人员之所以选定这7颗恒星作为候选星,则是因为它们不太可能拥有这样的物质盘,它们的表现不符合拥有物质盘的恒星理论模型。

如果戴森球真的存在,那么它还一定会表现出其他特征,比如当外星文明的巨型建筑从恒星前方掠过时,恒星的光度曲线就会有明显的下跌,且这种下跌与系外行星造成的下跌有明显不同。

科学家在一些恒星身上发现过这种奇怪的现象。比如著名的“塔比星”,人们发现它的光度曲线中会周期性地出现许多十分异常的下跌。虽然这种下跌同样也可以用许多自然现象加以解释,比如有大量彗星从一个尘埃云中穿过等。但其古怪之处本身就值得研究。未来研究人员将进一步观测这7颗候选星,寻找它们身上是否存在这种异常。

寻找“戴森球”是一个迷人且颇具科幻色彩的想法。在“戴森球”概念诞生的年代,这个想法是比较合理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戴森球”不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有很多证据表明,劳师动众兴建这样一个巨型建筑来获取恒星能量没必要也“不划算”。

参考

Project Hephaistos – II. Dyson sphere candidates from Gaia DR3, 2MASS, and WISE

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rticle/531/1/695/7665761

“星空天文”主题笔记本

星空天文

88 购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北达梦:国产数据库性能达国际... 近日,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湖北省科技厅技术攻关项目“国产Linux操作系统与关系型数据库...
科幻图景成风口产业 上海打造全... 用意念,就可以实现说中文、打游戏、操作软件……这一幅科幻片里的场景已逐渐成为现实,脑机接口产业在快速...
江苏省纪委监委通报:闵伟明被查 江苏省纪委监委官网10月30日援引常州市纪委监委消息:原江苏省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闵伟明涉...
【多彩新论】 智能技术也能温暖... 10月29日是重阳节,随着科技发展,敬老爱老也迭代出新形式。众多保姆机器人在智慧康养领域大显身手:全...
千元机市场的“破局者”:小米R... 在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的当下,消费者对千元机的期待早已从“能用”升级为“好用”。2025年,小米REDM...
原创 诸... 诸葛亮在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后,上任后的第一场大胜就是火烧博望坡。这一战中,夏侯惇遭受了惨重损失,曹军...
院士专家齐聚温州乐清 为雁荡山... 10月28日,国际基因组学和生物工程大会暨雁荡山铁皮石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讨会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和...
在轨使用已超20次 有1套舱外...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
T1400无人直升机首航 应用... 10月30日,T1400无人直升机在哈尔滨市平房区上空飞行。 10月30日,哈尔滨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
中美元首谈得很成功,荷兰沦为最... 文/三玄 10月30日,中美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100分钟会晤,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来两国元首首次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