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识推介302:数学最高奖奖章上的男人
菲尔兹奖是全球年轻数学家的最高荣誉,和阿贝尔奖并称为数学界的最高奖。然而,菲尔兹奖奖章上的头像,却不是菲尔兹本人,而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
这又是为什么呢?
补充资料:
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正式名称为国际杰出数学发现奖,是一个在国际数学联盟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奖项。每四年评选2-4名有卓越贡献且年龄不超过40岁的数学家。得奖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奖项以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的名字命名。
菲尔兹奖的奖章由加拿大雕塑家罗伯特·泰特·麦肯齐设计。按照菲尔兹的想法,为显出奖章的国际性而用拉丁文及希腊文。正面有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右侧头像。在头像旁刻上希腊文“ΑΡΧΙΜΗΔΟΥΣ”,意思为“阿基米德的头像”。边上还有一句拉丁文“TRANSIRE SUUM PECTUS MUNDOQUE POTIRI”,意为“超越他的心灵,掌握世界”。
奖章背面刻有拉丁文“CONGREGATI EX TOTO ORBE MATHEMATICI OB SCRIPTA INSIGNIA TRIBUERE”,意为“聚集自全球的数学家,为了杰出著作颁发(奖项)”。其背景前方为月桂花树枝,是古代希腊罗马编织为桂冠给胜利者戴上;后方为圆柱内切球体,是阿基米德最满意的结果,而且吩咐刻在其墓碑上的。奖章边缘上刻上得奖者姓名。
清华大学的丘成桐教授,以及澳籍华人数学天才陶哲轩都是菲尔兹奖获得主。
阿基米德(前287年—前212年),希腊化时代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天文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又名:锡拉库扎),据说他在亚历山大求学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今天的埃及仍在使用。第二次布匿战争时,罗马大军围攻叙拉古,阿基米德死于罗马士兵之手。他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影响极为深远,被视为古希腊最杰出的科学家。
阿基米德求出的圆周率和七百年后我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得到的疏率相同。但祖冲还得到了更精确的密率π=355/113,这个数值直到一千年后欧洲才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