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清晨,涪陵攀华集团厂区房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面板在晨曦中仿若一片波光粼粼的蓝色海洋。
这里,是重庆目前最大的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50.2兆瓦。
早上7点,作为光伏项目投资方,四川爱众综合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众综能)运维负责人李鸿瑞等一行3人,攀过30米高的楼梯,爬上厂房的红色彩钢屋顶,清洗光伏板并进行日常的维护巡检。
“夏季要趁着天气凉快时抓紧清洗光伏板,如果光线强、温度高,光伏板遇到冷水就会炸裂。”李鸿瑞麻利地把智能遥控清洗机器人放到光伏板上,接上自来水管,开始操作手中的遥控器。
清洗机器人在光伏板上来回穿梭,水被压成细密的水雾,配合着底部柔软的毛刷。机器人扫过之处,光伏板瞬间亮洁如新。
据介绍,攀华集团屋顶光伏项目采用的是隆基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左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由于光伏板长期裸露在外容易积灰,不仅会降低光伏玻璃的透射率,影响发电量,还可能产生热斑效应使光伏板组件寿命缩短乃至损坏。
“我们已经在光伏板上应用了防积灰组件,当检测设备感应到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下降5%左右,工作人员就会对光伏板进行清洁。”李鸿瑞介绍,这里一共有9万块光伏板,清洗起来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以前,光伏板全靠人工手动清洗,工作效率低,3个人一组1天只能清洗约570块。更为关键的是,清洗光伏板属于高温、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大。
为了最大化利用每一寸光伏板、每一点阳光,去年,爱众综能购入8台清洗机器人。每台机器人每天可以清洗1700块光伏板,还可节约用水50%。
中午12点,结束清洗工作下楼,李鸿瑞迫不及待地解开安全帽,一头湿漉漉的短发如同洗过一样。提溜着早已湿透的衣服,李鸿瑞转身憨笑,“我这样子,得赶紧去洗漱一番才能见人。”
据了解,这个光伏项目年发电量可达4000万度,相当于每年种植了172万棵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万吨,可解决企业15%的用电量,每年为企业节约电费近1000万元,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为企业生产用电提供了可靠保障。(记者 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