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陆朝阳、陈明城教授等利用基于自主研发的Plasmonium型超导高非简谐性光学谐振器阵列,实现了光子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在此系统中构建出作用于光子的等效磁场以构造人工规范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光子的反常分数量子霍尔态。这是利用“自底而上”的量子模拟方法进行量子物态研究的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
《科学》杂志审稿人高度评价这一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利用相互作用光子进行量子模拟的重大进展”。
陈明城,福建漳浦人,漳浦一中高中2008届校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副研究员,2016年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9年进入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
陈明城2012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研究团队,师从陆朝阳和潘建伟教授,2017年获得博士学位。其长期致力于量子物理基础和基于光与固态的可扩展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中国科大曾在公众号上
介绍陈明城的风采
不爱写论文,没想过出国
能在量子力学之路上走到现在,陈明城还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兴趣。
而这份热爱,最早可以追溯到他的高中时期。
中学时,他曾一度很喜欢化学,但是后来他发现,想要深入研究的化学问题,到最后往往会变成物理问题。
比如说化学键之间的连接为什么能够形成,或者分子的运动,最后发现都要回到物理上。
因此他得出结论,如果能研究物理,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其他东西。
所以高中毕业后,他果断选择了物理专业。
而真正接触到量子计算要从大四才开始,在老师的带领下,陈明城发现这个领域“特别有趣”:
实现量子计算,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系统,比如说光学、超导、原子,每个系统看起来都不一样。
老师向我介绍了光子这个概念,光子有很多有趣的性质,讲起来感觉特别简单,但是它又很有趣,一下子我就被吸引了。
在陈明城心中,量子力学有着简洁优美的美感:
它是一个很简单的线性代数系统,在这些很简单、很基本的规律下,可以产生很多很有意思的、很吸引人的现象,所以它既简单又丰富。
不仅如此,在他心里,量子物理的实验也有一种复杂工程的美,比如说“九章”需要两个房间的复杂装置,但是它做的事情是一个数学上很纯粹又很困难的量子采样问题。
对于他纯粹的学术精神,导师陆朝阳教授给予了陈明城很高的评价:
他不仅在物理深度、广度和直觉上出类拔萃,更是最古典的真正的学者:醉心学术,低调超脱,童心慧智,乐于助人。
陈明城的“低调超脱”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青年学者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他却不爱把自己的成果写成论文。
在他眼里,比起写论文,他更喜欢解决问题的过程。
尽管陈明城的很多成果都备受关注的,但他总是说自己“比较一般”,“写了也不会对别人有大帮助”。
还是导师陆朝阳教授耐心地解释,科学就是一个社区合作,不管贡献大、贡献小,只要写出来了,就可能会对某些人有帮助。
而且如果工作做了,却没有告诉别人的话,那在科学上的意义就等于零。
就这样,陈明城才逐渐改变自己,现在的他会主动写论文,但仍然“不太积极”。
除此之外,与很多学者的求学轨迹不一样的是,陈明城没有出国读书的经历,是一位完全本土培养的学者。
他自己坦言 ,没有想过出国一是由于自己英语不太好,可能会不适应国外环境。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国内的科研环境越来越有竞争力,自己所处的潘建伟团队也有着超强的科研实力,出不出国区别并不大。
是个社恐,喜欢看武侠
而事实上,陈明城对科研的纯粹追求,也影响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科研和生活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而是相互交融在一起。
他坦言自己有些“宅”,而宅在家最常做的事还是:科研。
倒也不是没有别的兴趣探索,比如打游戏,但最终“因为太菜就不玩”了。
至于社交方面,跟大多数同龄人一样,陈明城很喜欢发表情包。原因是“社恐”:
因为发表情包就不用说话。
而如果你坐下来跟陈明城聊聊天,也会发现,他的回答总是非常简短,直击主题没有废话。
与大家想象中不同,虽然身为科研人员,但他并不太喜欢科幻小说、电影,他说是因为平常研究里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本身就挺科幻的。
与科幻题材相比,他反而更喜欢武侠。
偶尔吃饭间隙会看看武侠剧,是个金庸迷,自称最喜欢的武侠人物是乔峰。
尽管谈起自己的成果,他总是表现的很谦虚,也反复强调与侠客之道不同的是,在科研一途中,团队协作非常重要。
但在别人眼里,陈明城本人未尝没有追求纯粹的侠客之风。
就像导师陆朝阳对他的评价中所说:
我在学术报告结尾部分经常致谢的“翩翩少年侠客行,朗朗乾坤满天星”、“超尘拔俗、卓尔不凡”学生群体中,最典型代表之一就是陈明城。
来源:闽南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漳浦一中、中国科大
编辑:宝 蓝
校对:王国栋
校审:叶 芳
点亮“赞”+“在看”!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