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产业链上市企业迎发展机遇
创始人
2025-08-02 15:22:11
0

本报记者 李万晨曦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培育新动能、升级旧动能的关键路径。政策推动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有望切实带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扶持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在具体行动方面,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部署将为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释放新一轮发展红利,推动大模型、智能体、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同时,将加速其在研发设计、产品优化、服务延伸等环节实现更深层次融合创新,带动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产业体系已实现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全覆盖,构建起了完整的商业生态链条,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北京智帆海岸营销顾问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顾问梁振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鼓励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将会为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提供更多试验场,降低商业化试错成本。”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持续突破,大模型性能与效率稳步提升,智能体等新型应用快速发展,这为技术商业化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可满足更多行业的商业需求。”深圳市湾众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邱思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国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程度持续上升,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同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地方层面,北京、杭州、苏州等地也出台相关政策,从产业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等多个维度对“人工智能+”发展予以支持。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核心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企业数量全球第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其预测,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8662亿元,2026年达到10394亿元。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正渗透金融、医疗、交通等数字化行业。随着政策扶持、技术普惠化与各行业数字化推进,其将深度应用于更多实体经济领域,创造更大商业价值。

板块关注度持续攀升

在政策助力产业规模扩大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板块市场关注度持续攀升。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近一个月,已有98家人工智能概念上市公司接受机构密集调研。同时,在深交所互动易、东方财富股吧等平台上,关于“人工智能+”的投资者热议已超百条。

面对市场的高度关注,产业链相关上市企业积极回应,密集披露了其“人工智能+”在软硬件、物联网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布局情况。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智能软硬件产品已在多家大型集团企业上线应用,高效支撑企业数智化转型。未来,公司将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持续深化AI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实践。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打造AIagent赋能的智能宠物硬件设备,并持续推动形成硬件+AI+生态的全周期运营模式,相关智能宠物设备及APP已经在海外上线发售;同时将推动AI+空间的智慧解决方案,与公司现有主业实现综合解决方案,持续拓展智慧空间新商业模式。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应用拓展方面,积极推进AI+BIM服务于智能设计与建造业务,AI+无人机服务于勘测、监测和巡检业务,AI+能源大数据分析与增值服务等多场景应用服务。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人工智能+”热潮中,产业链上市企业要强化技术创新,加大在算法、算力等底层技术投入;同时,也要深耕应用场景,针对行业痛点,如医疗、制造等领域,开发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也应重视数据质量,构建高质量数据集,为模型训练提供支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GOSIM:康迪科技“三海”战... 2025年9月14日,GOSIM HANGZHOU 2025大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此次大会汇聚了全球顶...
原创 A...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
未来10年算力总量增长10万倍... “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助力预防超过80%的慢性病;超过90%的中国家庭将拥有智能机器人;人类将逐...
辽阳石化PETG共聚酯产品升级... (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 “您看这料子,透亮得跟水晶似的!”近日,中国石油辽阳石化...
腾讯邱跃鹏:推理需求爆发,云基... 作者 | 黄昱 2025年AI应用爆发,同时迎来Agent元年等背景下,推理需求暴涨。为了抓住这一机...
原创 腾... 2025年9 月16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召开。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关键词变得格外凝练:智能化与全...
聚变堆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验... 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主导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CRAFT...
记者一线观察 | 移起向青,中...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科技增智助力公安机关精准锁定诈骗窝点70余个,低空防御联合实验室依托5G网络...
“黑科技”,为体育消费解锁更多... 看机器人做广播体操、踢足球,参与激光射击体验赛,听乒乓球数字“教练”分析运动数据……在2025年中国...
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新融... 9月16日,美国人形机器人新锐企业Figure宣布完成超10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