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考研的人都一股脑去考专硕,那场面可就有意思了,估计会乱成一锅粥。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专硕分数线能涨到天上去。本来现在专硕就比学硕好考点儿,报名的人就不少,要是大家都来挤,那分数不得一年比一年离谱?就拿现在热门的计算机、会计这些专业来说,本来专硕国家线就不低,真要是全扎堆,说不定过线分能比现在高个百八十分,到时候考个380分都可能连复试的边儿都摸不着,纯属陪跑。
然后学校那边估计也扛不住。专硕跟学硕不一样,讲究实践,好多课程得有企业合作、实习基地,老师也得有行业经验。要是突然涌进来好几倍的学生,学校哪有那么多资源啊?可能到时候上课都得在操场开大会,实习更是没地方安排,最后学了三年跟没学一样,毕业手里连份像样的实习证明都没有。
更麻烦的是学硕这边可能就断档了。学硕是搞学术研究的,培养的是能坐冷板凳做实验、写论文的人。要是没人报学硕,那高校的科研团队咋办?实验室里的项目谁来做?时间长了,像物理、化学这些基础学科,可能连能接棒搞研究的人都找不到,国家的科研力量肯定会受影响,到时候想搞点技术突破都没人手。
还有就是就业市场会反过来卷。本来大家觉得专硕好就业才去考,可要是满大街都是专硕毕业生,企业肯定就挑花眼了。到时候说不定会反过来卡学历,比如要求“本科学硕+专硕”,或者干脆提高门槛,非985、211的专硕不要。那时候辛辛苦苦考的专硕,可能还没人家本科直接就业香,白瞎了两三年时间。
对学生自己来说也未必是好事。有些人其实天生适合搞研究,耐得住性子,但跟风去考了专硕,结果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实践,上课听着就头疼,实习也坐不住,最后混个毕业证,找工作又找不到对口的,那才叫憋屈。而且专硕学费普遍比学硕贵,好多专业一年就得好几万,要是读出来没前途,这钱不就打水漂了?
另外,企业招聘也会被搞懵。以前学硕和专硕分工挺清楚,学硕去研究所、高校,专硕去企业干实务。现在全是专硕,企业想招个能搞技术研发、写专利的人都找不到,只能从专硕里硬挑,结果挑来的人可能根本没做过学术研究,干活手忙脚乱的。反过来,研究所想招助理研究员,也只能从专硕里选,可人家学的都是实践课程,哪会做实验写论文啊,两边都别扭。
最后可能还会影响整个教育体系的平衡。教育本来就讲究因材施教,有人适合研究,有人适合实践,现在全往一条道上挤,就跟所有人都去学理科没人学文科一样,肯定会出问题。时间长了,不仅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整个社会的人才结构也会失衡,该有的专家没有,不该过剩的岗位挤破头,到时候想调整都难。
所以说啊,考研选专硕还是学硕,真不能跟风。得看自己适合啥、以后想干啥,要是都一股脑扎进专硕堆里,最后大概率是集体踩坑,谁也捞不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