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既是家底,也是优势。传统优势产业,经过转型升级,同样可以变成先进制造。海宁发布推出《传统优势产业向“新”出发》系列报道,走进企业车间、实验室,寻找海宁传统优势产业的“新元素”,解码海宁传统优势产业“向新、向实、向未来”的发展探索。
1984年创立的
雪豹服饰
在潮城这片沃土上
一步步做大做强
在时代发展的新赛道上
公司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实现了数字智能化精彩跃变
作为国内唯一受邀参展的皮衣品牌
“雪豹”在米兰国际时装周上大放异彩
今天
跟着发布君一起
走进海宁这家老牌企业看看
建立智慧化车间
每件衣服都有“身份证”
“1号链接,它是不挑身高、不挑年龄、不挑搭配的一个款式,整身的皮料来自于新西兰的鹿皮……”近日上午,在浙江雪豹服饰有限公司直播中心,直播间里的伙伴们摩拳擦掌,推出了“甜蜜好礼季”活动,在线上介绍秋季新款。
而在数字化生产车间里,工人手头正在赶的,是“宝姿”品牌的近3000件女装,有六七个不同款式。再过十来天,他们就要迎来真正的加工旺季——每年6、7、8三个月,车间上百台缝纫机全开,从白天转到深夜。
“雅戈尔、宝姿、七匹狼,我们都在帮他们做单子,国庆期间他们基本上要上架,现在已经预热了。”生产部生产助理苏田益说,“下个月就要开始忙了,天气最热的时候其实是我们加工最忙的一段时间。”
苏田益
工人操作的已经不是一台普通缝纫机,每台上面都有平板电脑,不仅清楚显示着正在加工的服装立体效果图、每道工序的工艺要求,还实时显示着加工进度。
而在这款衣服量产之前,制版师让客户确认样衣后,已经将面料、工艺、数量等重要参数全部录入了数字化管理系统,公司仓储、裁剪、缝制等车间所有工位全部按照指令执行。雪豹服饰建起这个智慧化车间用了近8年时间,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原料挑选、裁剪加工、检验检测、出厂复核到售后服务等30多道工序全流程数字化。
“我们每件衣服目前都有一个像身份证一样的条形码,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的话,出在哪一道环节我们都知道,溯源到最终的原料供应商,让消费者买了之后放心。”公司董事长张志彤高兴地说,“这个数字化工厂建成后,我们生产效率提升了50%,产品不良率下降了将近40%,综合效益提升20%以上。”
张志彤
创立40年
一路走来靠的是创新
雪豹服饰是海宁家喻户晓的品牌,从创立到今年正好40年。张志彤见证了公司一路的发展,他的舅舅曹浩强是公司创始人,1989年“雪豹”在上海开启了“繁花”时代,后又迅速拓展开全国大市场,靠的是产品过硬的品质和一流的服务。
“款式借鉴了国外产品的风格,再结合我们当时中国人喜欢的特色。同时,我们承诺对皮衣‘三保’,这在全国是第一家提出来的,一下子就在上海火爆了。法定节假日及周末,凌晨四五点消费者就开始排队,队伍要排200多米长。”张志彤回忆说,“后来我们又提出了保养服务,就是消费者不穿的时候,把皮衣寄回来,我们公司免费提供保养。”
2005年,张志彤正式接手“雪豹”,开始了公司转型深耕的第二个20年。2016年,公司科学决策,投资500多万元启动了数字工厂建设,整合了ERP系统、OA系统、MES系统、分销系统等,在进军国际时尚市场上迈出关键一步。两年后,作为国内唯一受邀参展的皮衣品牌,“雪豹”在米兰国际时装周上大放异彩。
“雪豹”拥抱互联网,犹如添上腾飞的双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次次刷新纪录,成长为中国驰名商标、2023中国皮革行业消费引领品牌、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等。
作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品牌运营于一体的现代化服装企业,“雪豹”在皮革、裘皮服装领域将继续深耕,行稳致远。
“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做到完美,我们的愿景是把雪豹做成百年企业。”张志彤满怀信心说,“创新不仅仅是服装款式的创新,也是服务理念的创新,包括数字化生产管理等,我们一定要创新,只有创新企业才能长长久久。”
监制丨赵新文
审核丨张峰
编辑丨刘丽
来源丨海宁发布
上一篇:近距离接触大国重器 感受港口科技
下一篇:浪潮海岳混合集成平台7.0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