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 很难想象到,以前的中国和瑞典还是很友好的关系,可是突然瑞典就对我们国家翻脸了,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的时候,85%的瑞典国民就比较排斥中国。
这实在很难让人理解,两个国家之间也没有利益冲突和领土冲突,还相隔那么远,瑞典在咱们国家赚着钱,还转头骂着咱们。
瑞典为何如此反华?中国和瑞典之间都发生过什么?
亚洲人被打上恶意标签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瑞典一个曾跟新中国好到能穿一条裤子的北欧朋友,怎么就成了今天欧洲反华的头号吹鼓手?这事儿透着一股邪门,咱们可能想象不到瑞典人看中国人的那点别扭劲儿,原因早就在三百年前就埋下了。
18世纪,当时的瑞典出了个生物科学家卡尔·林奈,他也被称为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他把花鸟鱼虫分别分了几个大类,他一辈子没来过亚洲,却一拍脑袋给亚洲人分了个“黄种”人的标签,不仅如此还配上个拉丁词“luridus”。
这个词语的意思在今天看来是没啥不好的意思,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它的含义代表着蜡黄、病态、阴森,这不是明摆着给咱们亚洲人贴上了一个恶毒的标签吗?这个词语就在当时成为了欧洲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
而且林奈的权威太大了,他随口一说就成了欧洲人认识东方的“科学依据”,这套东西等于给后来的欧洲中心论打了个地基,他们白人是金字塔尖,亚洲人身上就天生带点毛病,这种刻在文化基因里的偏见,就像电脑底层的一行错误代码,删不掉,还时不时跳出来捣乱。
后来瑞典的传教士和探险家来到中国,看到的也都是“愚昧落后”,说的也都是“东亚病夫”,腔调和300年前的林奈一模一样,其实当时的中国正是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见到之前繁荣昌盛的中国。
可历史怪就怪在这里,带着这身傲慢和偏见, 瑞典却在1950年成了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成为新中国最早的“朋友”之一,之后的几十年里,两国的关系好得像度蜜月一样。
“甩锅”中国
中国搞工业化,遇到缺技术的时候,瑞典的钢铁和机械就正好送上门来了,瑞典的爱立信、沃尔沃企业也大批的进入中国,开拓他们的市场,而且中国也能从他们的企业里学到技术和管理的经验。
那会儿在瑞典人眼里,中国就像是个听话的“穷亲戚”,瑞典人选择帮他一把,那是因为觉得既能捞到实惠,还能满足自己“道德楷模”的虚荣心,这何乐而不为呢?可这种和谐有个潜台词,中国得一直穷下去,也要一直当他瑞典的学生。
转折点是在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这时候瑞典人猛然发现那个“穷亲戚”不但自己买了车,还要造车跟他抢生意了!瑞典的钢厂接不到订单,机械厂的客户跑了一半,就连不可一世的爱立信,也被华为打得找不着北。
更让他们心态失衡的是中国不光会造,还开始搞创新了,2020年5G技术竟然跑到了世界最前面,这就好比你一直资助一个穷学生,突然有一天他考了全校第一,还把你儿子挤出了尖子班,那种“蛋糕被抢了”的失落,和“你怎么敢比我强”的错愕,发酵成了一股酸溜溜的敌意。
这时瑞典媒体的风向就立刻变了,开始天天念叨“中国威胁论”,如果只是生意被抢,瑞典还不至于恨得这么咬牙切齿,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得从瑞典自己家里找,这个只有千万人口的国家,在2015年的时候“圣母心”爆棚,接收了近40万中东和非洲的难民。
这姿态在国际上倒是赚足了面子,可家里却乱成了一锅粥,从这之后,整个国家的犯罪率飙升,福利体系也快要被拖垮,社会被撕裂得一塌糊涂,老百姓的怨气憋在肚子里总得找个地方撒。
这时候遥远的中国就成了一个完美的靶子, 瑞典的政客们不自己解决问题,反而把自己国家的问题往中国上“甩锅”,中国的块头够大,形象也够“硬”,把中国塑造成一个外部威胁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瑞典的政客们心照不宣,只要把枪口对准中国,国内那点烂事儿老百姓就没工夫琢磨了,这招“乾坤大挪移”玩得炉火纯青,把内部的矛盾一股脑儿全甩到了中国身上,放眼全球,今天最大的戏码就是中美掰手腕,瑞典作为美国的老牌盟友,选边站是必然的。
问题是内部自己的
尤其是在2024年3月7日瑞典彻底钻进北约的“保护伞”后,它更是铁了心要抱紧美国的大腿,在所有领域配合“大哥”的战略,围堵中国,整个西方世界都在合唱“中国威胁论”,瑞典不光要跟着唱,还想当那个嗓门最大的领唱。
这既是向美国纳投名状表忠心,也是想刷一波存在感,证明自己在这个团队里还有点价值, 所以很多制裁中国的提案,瑞典都是跳得最高的那个,它不是真关心什么安全,就是想给中国扣个帽子,好让美国看它时能多点赞许的“目光”。
这种拧巴的心态在瑞典的行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2020年它是欧洲第一个把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斩草除根的国家,理由是“担心学术自由”,它纵容电视台播出辱华节目,用中文写着“禁止随地大便”。
它的服装品牌H&M带头抵制新疆棉花,这事也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这一件件事都像是在故意扎中国人的心,但有意思的也在这里, 政客和媒体骂得越凶,瑞典商人的身体却越诚实,沃尔沃汽车在中国越卖越火,伊莱克斯家电的市场份额节节攀升,就连瑞典的木材纸浆也有一半要运到中国。
毕竟跟谁过不去,也别跟钱过不去, 更有趣的是瑞典年轻人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中国留学,他们亲眼看到的中国跟媒体嘴里的那个“恶龙”完全是两码事,这种亲身体验,正在悄悄地瓦解着祖辈传下来的偏见。
所以中国和瑞典之间3个世纪的积怨也是需要慢慢化解的,但是中国绝不会和侵害自己利益的国家做朋友!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