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7月31日消息(记者沈梅)7月23至26日,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展会聚焦低空企业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落地,汇聚近300家全球头部企业,集中展示低空技术革命性突破,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尖端成果,充分展现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科创金融等领域与低空产业的结合。
博览会上,各类新品集中亮相,让人目不暇接:从续航强劲的工业级无人机到节能高效的照明设备,从安全稳定的固态电池到跨界融合的智能座舱,每一款产品都彰显着低空经济与多领域碰撞的创新活力。
7月23至26日,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全链条技术引领,多场景应用落地
博览会上,以全系统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普宙科技惊艳亮相,作为业内少数掌握无人机全链条核心技术的企业,其登场自带技术底气与行业关注度。
据悉,普宙科技早期曾瞄准消费市场。然而,随着AI、物联网技术的崛起,敏锐捕捉到技术变革的信号,从消费级市场切入工业级赛道,将产品线从无人机扩展至全自动机库、智能载荷及系统平台,覆盖智慧城市、电力巡检、警务安防、智慧文旅等10余个应用场景。
在本届博览会上,普宙科技凭借在低空细分场景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创新实践,获得了“十大核心奖”的荣誉。据介绍,“十大核心奖”是本届博览会极具含金量的综合性奖项,评选标准涵盖自主研发、生产工厂、上游自主能力、下游渠道、知识产权、营业额、市场应用及覆盖率等企业整体综合实力,涵盖了低空经济整机、重大基础设施、核心部件等企业。这充分彰显了普宙科技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
普宙科技副总经理胡倩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现在800多人,其中有65%以上都是我们研发人员,每年都会开发不同的新品。”
在博览会现场,普宙科技的展位上不仅有众多明星展品,也有运维场景的展示。在这里记者看到了普宙科技的亮点新品S200系列无人机,这款系列的无人机虽然是轻型小飞机,但可以续航45分钟,最大起飞海拔高度7000m,在风力六级的环境下飞行自如。它采用国产八核芯片,配备小型1k红外四光云台,具备视觉智能AI识别能力,支持边飞边算、边端双算。
普宙科技副总经理胡倩(左一)展示普宙科技装备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胡倩还向记者解说了普宙科技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慧警务等场景应用。“我们的无人机每天从A点飞到B点,一路上会按网格路线飞行,但每个网格、每个角度拍的都是不同场景。不管是农林巡查、公检法办案,还是环保监测、水务管理,这套飞行和观测系统都可以完成。”
“低空经济首先是以场景为需求,在各种场景中,我们可以提供怎样的赋能,这是我们企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胡倩的话道出了多家企业的共同探索。
汇星海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系统也在本次博览会上亮相,其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农业植保、能源巡检等场景,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决策的全流程闭环。汇星海销售总监陶冶介绍:“我们致力于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智能领域解决方案,结合算法赋能众多细分领域场景。”
上海丝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吴芸也分享了企业在场景应用上的探索:“我们主要有两块业务,一块是直升机业务,服务各省市公安和通航单位10余年,侧重应急救援;另一块是无人机业务。随着国内无人机技术提升,我们正把直升机相关产品调整赋能到无人机场景,通过协同提升效率。”
细分领域创新,夯实低空产业基石
在展会现场,记者被一款照明无人机吸引。这款来自浙江的“极客桥”无人机仅有手掌大小,但亮度惊人。极客桥首席创始人胡克飞说,有客户称他们的无人机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他告诉记者,这款无人机重量不足1.5公斤,却能照亮1000平方米区域,每小时仅耗电0.1度,使用成本是传统路灯照明的10%至15%。而且,这款无人机支持单手遥控,无需专业飞手操作,配合车载自动起降系统,就可以“即停即用”。
极客桥照明无人机已在多领域展现价值。胡克飞介绍:“我们在照明无人机这一领域,花了十年心血,已经获得五十多项无人机专利,出海3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的照明无人机在应急救援场景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曾为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土耳其地震救援及甘肃积石山地震安置点提供照明支持。在影视拍摄场景也广受认可,在横店,我们的无人机已经被很多剧组采用,代替了传统的吊车灯具,降低了拍摄成本。今年春晚的武汉分会场也使用了我们的照明无人机。”
极客桥首席创始人胡克飞向日本客商讲解照面无人机产品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低空经济的广阔前景让胡克飞觉得“大有可为”。他相信自己的“照明新质生产力”可以在文旅行业助力夜经济发展,也能在农业、工程等众多领域发挥节能高效的作用。
在应用端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核心部件领域的技术突破同样亮眼。展会现场,建帆科技带来的TG无人机教培专用系列固态电池新品引发热切关注。传统无人机电池能量密度一般为180Wh/Kg,而建帆科技的产品达到了320Wh/Kg,显著延长了其续航能力。同时,建帆科技还优化了电池结构设计,使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大幅提高,其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远超传统液态电池,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为无人机提供了更加持久、稳定的飞行能力。
建帆固态电池产品总监王建向记者介绍:“2019年的时候,我们这款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280Wh/Kg,是市场上产品的1.3倍。我们现在最新一代的产品在我们原有基础上提升了50%,可以达到市场上产品的1.8倍到2倍的一个技术水平。”
目前,建帆科技已拥有一条产能为1.5GWh的固态电池全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合格率高达96%以上,实现了无人机固态电池的量产下线,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并已与多家无人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王建表示,建帆科技的电池目前已向30多个国家出口,辐射东南亚、南亚、南美、北美,以及欧洲等地区:“在农业、航拍、测绘等各种领域,我们的电池运用广泛。”
建帆固态电池PACK产品总监王建介绍亮点展品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跨界融合新风向,拓展低空经济边界
当低空经济主机厂遇上汽车零部件制造龙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本届博览会上,沃飞长空携手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富维集团,重磅发布了旗下战略产品AE200全新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在满足eVTOL适航标准的前提下,采用新一代环保型航空阻燃材料,配置航空级安全座椅与约束系统,融入先进NVH降噪减震技术和智能座舱理念,从材料、座椅、触感、视野等多维度保障安全,全方位提升飞行体验。
沃飞长空重磅发布的战略产品AE200全新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去年,沃飞长空曾以成都城市低空载人首航,验证城市低空航线流程,借“巴蜀文旅走廊”试飞,解锁景区直达体验,并携手川航打造“民航+低空”联程标杆,持续拓展运营场景。
如今,亮相展会的这番跨界合作,是航空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标杆实践,将汽车产业成熟的智能交互系统、人体工学设计复用至eVTOL座舱开发,这种跨界融合,开启了低空出行体验从“飞得便捷”到“坐得舒适”的升级,以航空级安全冗余融合车规级智能交互,也为AE200的规模化量产奠定供应链基础。
沃飞长空高级产品经理侯一表示:“在我们进行智能灵动舱设计的时候,安全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不论是选材,还是设计,我们都充分考虑了飞行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保证乘客的安全舒适。”
在低空经济博览会现场,发现时尚包袋品牌Jumpfrompaper的展位,着实让人意外。虽然其二次元画风的设计理念与无人机、飞行汽车等“硬核科技”的展会主题看似格格不入,但这里总能吸引观众,尤其是女观众的驻足,展位人气火爆。
Jumpfrompaper中国区总经理Kevin表示,参加这个展会,就是一种跨界的探索:“品牌本身的视觉就有一种2D到3D的透视感,我们的核心理念是‘跨越现实的无限可能性’,因此我们总是不断探索,去跨界和另外一个新的领域做尝试和碰撞。”Kevin告诉记者,近年来,Jumpfrompaper已经尝试去汽车、人工智能等行业跨界合作。“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会去各行业去抓一些最新的亮点,这次我们会借鉴空间学的概念、未来新兴的出行方式和新型的消费方式来获取我们最新的设计灵感。”在本次博览会上,Jumpfrompaper不仅与部分低空经济企业现场互动,还特别带来了宇宙和航天概念,探索空间学的概念经典“宇宙包”系列。
Jumpfrompaper中国区总经理Kevin展示“宇宙包”,他身后一名女观众正在咨询展品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这种“时尚跨界专家”的姿态,让这一品牌的“差异化”亮相赚足眼球。Kevin已计划:“下半年,我们在进博会的亮相,可能就会有关于低空经济的,或者新的空间出行方式上的设计展示。”
2025 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以丰富的新品展示为核心,呈现了低空经济在全链条技术、细分领域创新与跨界融合中的多元探索。从无人机系统、照明设备到固态电池、智能座舱,各类新品不仅彰显了技术突破,更勾勒出产业在场景应用中的无限可能。随着探索的深入,低空经济这片蓝海将因持续涌现的新品与创新实践,释放更强劲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