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张浅】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长安)举行了成立后的首次媒体沟通会,核心管理层首次集体亮相。而就在前一天,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100家央企,一个崭新的汽车“国家队”就此诞生。
“新长安面临的天地太广大了,我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机会。”董事长朱华荣在沟通会现场感慨道,过去的资源太少太小,如今突然有一种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
这家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的汽车巨头,从诞生伊始,便肩负着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国家使命。那么,这个横空出世的汽车巨头,究竟从何而来?它的根基又为何深深扎在重庆这片土地?
新央企的诞生:国家战略的汽车载体
7月29日,随着重庆总部挂牌仪式的举行,这家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重组而来的新央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名录中位列第73位。
有意思的是,从重组构想到挂牌运营,新长安成立的整个过程仅历时55天。今年6月5日,长安汽车公告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将分立为独立央企;7月27日完成工商注册;7月29日正式挂牌。
据了解,新长安整合了117家分子公司,包括长安汽车、辰致集团、财务公司、长安汽车金融等企业,形成从业人数约11万人的庞大体系。其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多个领域,构建起完整的汽车产业生态。
在朱华荣看来,新长安的成立承载着汽车强国和引领产业升级的双重使命。作为国家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资布局的重要举措,新长安将有利于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性,发挥央企排头兵作用。
“这有利于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朱华荣在沟通会上强调,新央企的成立将使长安整合资源更加高效,风险防控更加稳健,为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重庆总部的根基:成渝经济圈的战略支点
目光投向新长安的总部所在地——山城重庆。当被问及为何将新长安总部锚定重庆时,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赵非的回答清晰而坚定:“这既是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部署,也是中央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成渝双城经济圈,西部大发展的战略指引。”可见,这一决策背后,是多重战略要素在西部这片制造高地上的自然汇聚。
众所周知,长安汽车就是在重庆发展起来的,这座山城不仅承载着长安从军工厂到百万车企的完整发展史,更以全国12%的新能源产量(2024年达95.3万辆)、90.5%的同比增速和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的密集生态,为新长安提供了“分钟级响应”的供应链底座。
赵非进一步指出,面向未来,新央企要在新能源、智能化上打造开放的技术共享平台,与合作伙伴一起,强强联合,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一起共同进步,打造成渝地区的产业链,而重庆市33618,第一个最重要的产业就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长安责无旁贷。
此外,全球化的“桥头堡”,也是赵非阐释的逻辑。他特别强调,新长安将紧抓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机遇,依托重庆作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长江上游航运枢纽的立体交通网络,打造辐射全球的“陆海联动汽车出口基地”。
同时,他指出,在重庆市的大力支持下,新长安在牵头实施渝车出海的项目,用高效的联动来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欧洲等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并推动。伴随着一系列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对接,能将新长安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全球市场规则、话语权以及核心竞争力。
而就在新长安成立前夕,“渝车出海”计划已高效启动——1271辆长安汽车以“包船”形式从广西钦州港直发中东,而重庆正是这条国际供应链的神经中枢。未来,随着东南亚、中东非、欧洲五大市场的加速开拓,总部与开放通道的“地理协同效应”将直接转化为国际竞争的效率优势。
“这是历史选择,也是国家战略安排。”朱华荣表示,新长安将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参与重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系统工程。
全球进击的蓝图:500万辆目标的三大支柱
站在新起点上,新长安描绘了清晰而进取的发展蓝图:2030年实现整车产销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全力冲刺全球汽车品牌前十强。为实现这一目标,新长安确立了三大战略支柱。
首先,技术投入空前。未来十年,新长安将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这些资源将用于建立从底层研发到商业模式的完整创新体系,布局AI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打造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
而在传统核心技术领域,新长安将持续优化三电系统、整车架构;而在前沿赛道,企业已将目光投向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未来业态”。朱华荣坦言:“虽然目前体量还小,但央企必须提前承担起探索责任。”
紧接着就是密集的产品攻势。未来五年,新长安将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年销30万级别的“全球化大单品”。旗下三大品牌各司其职:阿维塔聚焦25-70万元豪华市场,2030年目标80万辆;深蓝定位15-30万元中高端市场,下半年将每半个月推出一款新品;长安启源则主攻性价比市场,目标成为新长安的“规模性和盈利性担当”。
同时,加速全球化布局。新长安将依托“海纳百川”计划,加速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当前,阿维塔已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年底前将扩展至50个以上;深蓝则以“1+5+2”全球市场布局推进出海,覆盖66个国家及地区。
“出海不再只是卖产品,而是构建可持续生态能力。”朱华荣强调,新长安将推动全球业务体系升级为“本地化+体系化”新阶段,在东南亚等市场实现研发本地化、供应链本地化和人才本地化。
此外,在朱华荣看来,流量力与生态力已成为车企核心竞争力。新长安将突破传统主机厂边界,构建用户粘性与场景融合能力。而与华为、宁德时代等科技企业,以及海尔等跨行业巨头的战略合作,将为新长安注入强大的生态协同力量。
随着首次媒体沟通会的帷幕落下,新长安的未来航向已然无比清晰。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透露,与华为的联合研发团队规模已近千人,双方共创的首款产品将于明年下半年震撼登场;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则宣布,本周五深蓝S05长续航版将率先上市,正式吹响下半年产品攻势的集结号。
从奔腾不息的嘉陵江畔启航,这艘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光荣与梦想的崭新巨轮,正以“国家队”的昂扬姿态,向着世界舞台的中央,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