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Apple
拍摄了《爱乐之城》的奥斯卡获奖导演 Damien Chazelle 前不久为苹果拍摄了一个短片电影《替身》。整个电影用反常的竖屏拍摄,让一些观众大呼“反人类”。
传统电影画面一般偏向水平轴线,是“横屏”模式。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人眼倾向于左右扫动观看;但也有学者认为,横向观看电影的方式只是舞台剧时代留下的产物,人类有十分深远的垂直图像传统,它尤其体现在中国的卷轴画和日本的版画上。
无论如何,已经有一批电影人和内容创作者开始尝试竖屏创作了。在拍摄竖屏电影的时候,应该如何够构图呢?Damien Chazelle 的影片中给了一些答案。
影片标题
我看了很多竖屏拍摄的作品,很多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它们用了很明显的技巧来摆放标题。
在《替身》中,有一些标题摆放得很意思,给我们展现了一些很符合竖屏构图的、有意思的标题。
图片来源:Apple
竖屏构图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眼看上去有一些怪异的空白处,让观众觉得没有必要。Chazelle 的标题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很有趣。
定场镜头
竖屏的定场镜头如何拍摄?定场镜头是故事架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要通过它来传达背景、空间、人物等一系列具体信息。而在这个基础上拍摄竖屏镜头无疑增加了难度。
主要难题是,如何根据周围环境确定人物的位置。Chazelle 的作品恰恰利用了竖屏构图的局限,打造了让人非常惊喜的构图方式。他把人物放在景框的上部,也通过敌人的腿打造一个对峙镜头,还会把人物放在手绘洞穴的中央,甚至还选取一个开阔的山谷,把人物放在景框底部。他不仅利用手头条件,还会以叙事角度聪明地做出一些升华。
特写
图片来源:Apple
一般情况下,当要表达浓烈的情绪时,摄影师会用特写镜头。但是,传统的宽屏电影却对人脸不太友好,因为人脸形状本身就更加垂直。
Chazelle 使用竖屏拍摄的特写用非常吸引眼球的方式把人脸放在景框中。他甚至更进一步,拍摄了超大特写,让观众看到演员的皮肤状况,还看到他们眼中的情感。在拍摄这些特写时,Chazelle 不是在突破限制,而是在探索灵感的火花。
双人镜头
图片来源:Apple
竖屏拍摄双人镜头有点难度,但还是可以拍好的。
双人镜头也是故事叙述过程中很重要的表现手法。在拍摄两个人物互动、对话、对峙、拥抱时,双人镜头都是最基本的。虽然在宽屏上,双人镜头是一个基础操作,但是竖屏拍摄的时候它比较难操作。
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到,导演极尽所能把两个人物放到景框中,但是需要突破一些竖屏的限制才能达到。
竖屏的双人镜头要囊括更多的空间,才能反映出人物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要展示出他们的全身,还要留下头部空间才能给观众更多的信息。这样的话,演员走位会比较不舒服,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要足够近,或者处于不同的视平面上,才能节省他们之间的空间。
旋转水平镜头
图片来源:Apple
最后,讲讲竖屏构图的进阶 —— 很有风格的旋转水平镜头,即把水平的镜头旋转为竖直。
在短片中,这样的构图出现了不止一次,无论是影片刚开拍的打板镜头,还是两人对望的镜头都是如此拍摄的。有趣的是,角色从高楼跌落后,导演也是用旋转水平镜头拍摄他跌落的过程。
来源:Gaia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