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那么多人爱上中式英语?”一个英国网友在国外知名问答网站Quora上发出了灵魂拷问。
她还举例说:”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这种中式英语越来越火,连我们老师都开始这么说话了。哈哈真是魔性传播啊!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评论区马上就热闹了,各国网友展开了一场“英语比赛”。
印度网友第一个跳出来开火:中国人连英语语法都搞不定!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简直是对英语的侮辱。
你们发音也不行,嘴巴都张不开,应该跟我们学正宗英语!
这位印度网友还让咱们学咖喱味英语。但他不知道的是,北美人接到印式英语电话第一反应就是挂断。
根据全球电信诈骗识别报告,95%的诈骗电话来自印度,2022年让美国损失了700多亿美元!
德国网友直接开怼:你们根本不懂中式英语的精髓!
这不是错误,这是把中国智慧装进英语里的神操作!
英语里的词汇那可不少,《牛津词典》有六十多万个词条,就连英国人都没法把它们全记住,每年还会新出现上千个词汇!
而且中国人只要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就能到处走,这些汉字翻译成英语,用不了多少词汇。
不管什么语法语调,能把事情说清楚就行。
正如德国网友所说,2025年《牛津词典》新词中中式英语贡献了20%。
“guanxi”(关系)、“dama”(大妈)这类拼音词汇都被纳入英美商学院的教材当中。
韩国网友不服了:这说明中国学生水平差,英语教育失败!我们韩国人的美式发音才最正宗!
但根据ETS在2024年8月份发布的《2023年全球托福考试成绩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和韩国考生的口语成绩一样一样的。
韩国同学并没有优势哦。数据出来后,这位韩国网友的脸估计都绿了。
法国网友激动地回复:求更多中式英语!我们法国人对中国骂人话情有独钟!
中式英语骂人很厉害,吐槽很精准,杀伤力和侮辱性都很强!
好家伙中国的吐槽艺术被”吵架文化荒漠”的法国人当成宝贝了。
最后中国网友淡定回应:我们是在改变游戏规则呢。
英文里的词汇太多,连母语是英语的人都觉得难,中式英语就像是给英语做减法。
别总是纠结说得标不标准,关键是要让世界能够听懂我们中国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里,包含着咱们中国千年劝学传统在全球化时代的顽强复兴。
当”add oil”(加油)被牛津词典正式收入,这就等于全世界宣告似的:英语的话语权正在起变化!
中式英语证明了一个趋势:非英语国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抢夺英语麦克风!
中式英语流行是有原因的,简单来讲,就是中国人用了很聪明的“笨法子”:像把“办不到”直接译成“nocando”,外国人一听就懂了,还有用”累成狗”(tired like dog)代替”精疲力竭”(exhausted)。
好像是滑稽的拼接,却准确传达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全世界的人笑着用这些中式英语时,他们不知不觉就接受了“能交流就行”的实用主义,理解了中文背后的幽默哲学。
这就好像在英语城堡的围墙上,中国人开了一扇窗,窗外,是五千年文化的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