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超声刀白皮书
报告共计:46页
超声刀作为高频能量外科器械,自20世纪50年代出现、80年代用于临床以来,至今已有70年发展历程,分为吸引式和切割式,切割式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利用刀头超声效应和高频机械振动切割、分离组织,常用于腹腔镜手术,能同时切割和凝血,降低热损伤;吸引式则利用高能超声振荡粉碎组织并负压吸引去除。其应用场景覆盖整形外科、妇科等十几个科室及几十种外科手术。我国超声刀市场规模持续上涨,2021年超125亿元,2020 - 2025年预估年复合增长率达24.9%。从设计维度看,行业分为有主机超声刀阵营,代表企业有强生、健新医疗等,这是当下主流;以及无主机超声刀阵营,代表企业为美国柯惠、安速康等 。目前国产超声刀面临诸多挑战,技术上,部分产品存在主机故障、换能器频率阻抗波动不稳、刀头故障、断刀率高,且国内能实现换能器原研的厂商不超3家,多数厂商停留在研发刀头阶段;产业化上,供应链混乱,如加工误差影响刀头振动频率,导致产品品控难、难以量产。不过,也有不少国产创新品牌发力应对,技术研发端重视构建复合团队,如健新医疗拥有多学科研发团队,赛诺微建有包含多学科实验室的研发中心;供应链端,健新医疗与国际知名企业多元合作,厚凯医疗设立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此外,我国能量外科器械市场发展超二十年,国产企业掌握关键技术,超声刀作为其中重要细分,国产替代空间大,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305.5亿元。在集采等政策推动下,国产品牌份额有望提升,具有多种能量外科器械开发能力的平台型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同时,超声刀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迈瑞通过系统性创新打造精细、智能、耐用的超声高频集成手术设备,在刀头设计、材料选型、智能化算法等方面取得突破 。未来,超声刀发展将更注重技术创新、拓展应用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及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患者康复 。
如果你对超声刀行业的某个具体方面,比如技术创新方向、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等想进一步了解,我可以继续为你深入挖掘相关信息。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