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6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岳麓峰会提出“把长沙打造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两载奋进,长沙以创新为核,加速锻造闪耀世界的“研”值新名片。从实验室“从0到1”的突破,到产业链“从1到N”的裂变,这里正以“惟楚有材”的底气,书写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答卷。红网长沙站推出《长沙“研”值》系列特别报道,深度回望长沙创新足迹,见证一座中部城市的全球科创雄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芳 实习生 林珑 长沙报道
走进长沙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个充气的透明立方体引人注目——这是用于细胞培养的一次性生物反应袋,其核心是11层结构的生物复合膜。
“最早在欧美研发成功的通常只有3至5层结构。”楚天科技高级副总裁张韬介绍,经过3年时间,楚天科技研制出11层结构的生物复合膜,“厚度仅380微米,比进口的5层培养袋成本降低30%以上。”
这仅是楚天科技创新图谱的一角。作为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者,企业将“研发基因”深植血脉——近6400项国内外专利申请,2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其总部研发平台更跻身全球医药装备三大研发机构之列。
楚天科技。
生物复合膜。
从跟随到领跑,从“制造”到“智造”,楚天科技这家扎根长沙的企业,用25年时间证明:在高端装备领域,唯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让中国创新真正“翱翔世界”。如今,楚天科技及旗下子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已累计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技术突破:从替代进口到全球领先
楚天科技作为以医药装备为核心业务的企业,能够为创新药提供覆盖从实验室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在楚天科技的智能工厂内,记者看到这种智能化装备的实际应用,一条长达十余米的无菌分装系统正自动运行。数百只晶莹剔透的西林瓶如列队士兵般整齐行进。
“这些西林瓶厚度仅1毫米,但是要在系统在封闭装置内,完成清洗、烘干及灭菌、药剂高效注入分装及加塞封盖,直至产品外包装、装盒、打包装箱的全过程。”张韬介绍。
“从洗瓶到装箱,全程无需人手干预。”记者看到,偶尔有技术人员经过,也只是轻轻扫一眼数据,便继续他们的巡检工作。这正在重新定义着现代制药的精度与效率。
西林瓶无菌分装系统。
目前,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头部制药企业均已采购应用楚天科技的这套无菌分装系统。
研发体系:双总部驱动,全球协作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突破层出不穷;制药装备,就像“接力赛”中的第一棒,既要起步迅捷,又要精准传棒。
研发,便是这场竞赛中不断升级的“助跑器”——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适配能力、更稳定的技术支撑。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制药在这场全球竞速中,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
智能后包车间。
楚天科技的研发网络以中国长沙和德国两大运营总部为支点,构建了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产业化落地的完整链条。
“公司以中国长沙总部为亚太区域中心,德国ROMACO为欧美区域中心,形成双总部协同运作格局。”张韬表示,中国总部聚焦基础研发,输出核心文化、提升效率赋能德国ROMACO;德国ROMACO则通过辅助技术创新、高端制造反哺中国总部,构建双向赋能的技术闭环。
这种“中外协同”的研发模式,让楚天科技既能快速响应中国制药企业的高性价比需求,又能满足欧美市场对高端装备的严苛标准。
这一模式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多家国际医药巨头已启动对楚天科技的供应商审计,计划将其纳入供应链体系,未来将进一步助力提升楚天科技在全球医药领域的品牌影响力。记者了解到,公司的目标是在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医药装备集团。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林珑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 长沙站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https://cs.rednet.cn/content/646941/62/1516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