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解放军以创纪录的速度列装歼-20等尖端战机时,一个矛盾的问题却让西方军事专家困惑不已:中国为何还要大把撒钱,从俄罗斯进口上千枚性能已被吐槽为“脱靶王”的R-27空空导弹?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直接点破迷局:东方智慧,确实看得远。
说起这R-27导弹,真算得上是“名声在外”。冷战后期苏联的拳头产品刚问世时是威风,可实战表现实在让人失望,1999年埃塞俄比亚战场上空,挂载R-27的苏-27战斗机迎战对手,那数据简直惨不忍睹——发射出去10枚,有8枚直接扑空。
问题就出在导弹的设计:说好的“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自己却是个“半瞎子”,完全依赖发射它的战机照射目标,遇到敌机开强力电子干扰,或飞行员一个紧急机动,R-27直接变成“无头苍蝇”,脱靶是家常便饭。许多军事评论家私下调侃,砸钱买这玩意儿等于扔钱进水里听个响儿。
那中国为啥非得出手?答案的关键根本不是把这导弹当“主力武器”。美俄军事专家扒开内幕一看,解放军这盘棋下得实在妙:一是拿“活教材”。
当年那笔合同可不光是运导弹的铁壳子那么简单!俄方专门打包附赠整套技术手册和核心设计原理图,更派出顶尖设计团队手把手带教。中国工程师趁机吃透空空导弹的“五脏六腑”,摸透了材料、工艺、系统集成这些真功夫。
二是搞“超级变变变”。那些成批进来的R-27导弹,不少其实直接被拖进秘密实验室“开膛破肚”。科研团队精确拆解,对比分析自家仿制型号——找出弱点立刻改进,缺陷部件即刻创新替代。这种“逆向大手术”,让中国的空空导弹研发少走至少10年弯路!
至于那些最终入了战斗序列的R-27,解放军更玩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高招。我军天才飞行员结合导弹特性开创“导弹海”消耗战术:几架战机编队出击,同一时间“哗啦啦”把十几枚R-27铺天盖地泼出去!导弹本身不行?
就用绝对数量制造密不透风的火力网!敌军哪怕有最牛的电子干扰系统,瞬间也懵了。在东南沿海的空战演习中,该战术已屡屡证明能有效拖垮对手防御力量,为后续隐身战机和超视距导弹的“致命一剑”撕开缺口。
美军高层其实一直竖着耳朵在听动静。曾指挥美太平洋空军的司令威尔斯·巴赫在内部会议就直言:“中国人买R-27的钱,表面是买导弹,实际是买时间窗口!我们都被他们算计了!”这话一出,在场将领心里一沉——当年满心以为中国被苏联过期库存坑了,谁成想对方用这笔交易换来了空空导弹体系的爆发性突破。PL-12、PL-15等自主研制的世界级利器近年迅猛崛起,其核心技术发展脉络都隐约可见俄系技术的影子转化提升而来。
战略眼光就是大国博弈的命门!中国面对R-27这种“鸡肋装备”,没浪费时间去嘲笑苏联技术过时,反而独具慧眼从中挖出两座“金矿”:一是把实物导弹拆解分析当“免费教材”,加速自身技术反超;二是因地制宜开发针对战法,把它变成体系作战里一环意想不到的“奇兵”。
当美国人还在笑话解放军买“破铜烂铁”时,中国工程师早已埋头实验室,把每一枚买来的R-27的价值压榨到极限。当西方军事评论界死盯歼-20的震撼亮相,中国导弹战法的棋局里早已悄然布下这招“暗箭”。这笔买卖证明了一件事:有些看似落伍的装备落到真正的战略家手里,终将化为刺向对手的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