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的关税减免,这对销售端是重大利好!”海南京润珍珠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朔面对媒体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家海南本土企业2025年一季度进口的2000多粒南洋珠,年底有望扩大进口至3万粒,按1200万元采购成本测算,通过海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预计年底可节约关税成本超250万元。
2025年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这一消息立即在化妆品行业掀起波澜。
对国际品牌而言,这意味着更低的运营成本;而对于长期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巨头角力的国货美妆品牌来说,这可能是改写竞争规则的转折点。
“封关”并非“封岛”,而是将海南全岛打造成一个“境内关外”的特殊监管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管理模式。
“一线”指海南与国际间的边界,境外货物可基本自由进入海南;“二线”则是海南与内地的分割线,货物经此进入内地需按规定补税。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将从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比封关前提高近53个百分点。
化妆品行业进口征税商品清单的商品主要包括护肤品和其他美容品、香水及花露水、唇用化妆品、洗发剂、牙膏等,其中,护肤品和其他美容品最惠国税率最低,为1%,香水及花露水、洗发剂等商品最惠国税率稍高,为3%;洁肤用的表面活性剂制品、洗衣皂等最惠国税率则为6.5%,较上述商品更高。
对于国货品牌最具吸引力的是加工增值政策:海南企业使用进口料件生产的产品,如在海南加工增值超过30%,经“二线”进入内地可免征进口关税。海口海关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南共有加工增值备案或获批试点企业122家,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累计达100.3亿元。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实施4年来,覆盖行业从最初的粮油、玉石、肉类等领域,拓展到医药、珠宝、石化等多个制造产业,共免税约8.4亿元,呈现“多点开花”景象。
海南市场对化妆品企业具有特殊战略意义。据悉,自2011年4月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至2025年3月16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2501亿元,而香化产品在离岛免税总品类销售中占比常年超过50%,成为海南离岛免税市场“销冠”。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国际美妆巨头早已提前布局:
·欧莱雅:2022年一次性带入19个品牌进驻海口免税城,2024年开设兰蔻全球旗舰店,Aesop伊索在海南的首家旅游零售旗舰店也于同年亮相CDF三亚国际免税城,并表示将持续深耕海南市场
·雅诗兰黛:2023年将旅游零售亚太区物流中心及中国区总部落地海南,2025年在海口开设La Mer全球最大免税店
·资生堂:2010年进入海南免税市场,2022年旅游零售业务增长15.3%,将海南视为“战略区域”
·宝洁:旗下SK-II于2024年9月在海南开设全球首家免税旗舰店
国货品牌也并未缺席这场盛宴。2024年12月,养生堂YOSEIDO在三亚亚特兰蒂斯度假区开设新店;花西子也在cdf三亚国际免税城开设首个中国美妆独立门店。随着海南封关,或许也将会加速国内出海品牌的布局计划。
此外,海南美妆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的纷纷落地也使得海南美妆产业愈发亮眼。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海口分别新增化妆品相关企业同比分别增长348.90%、484.09%与307.63%,同比增幅连续三年超过300%。
海南封关为国货品牌带来的机遇是多维度的。除成本降低这一直接利好外,加工增值政策也为国货品牌提供了供应链重组的机会。
海南企业加工增值超30%的商品可免关税销往内地推动“境外原料—海南加工—内地销售”模式。例如中免集团在三亚布局香水、护肤品加工,预计年产值超50亿元,利润率提升8%。目前,华熙生物等企业也已在海南布局产业园,利用政策降低原料进口成本。这在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头部企业向制造端延伸,利用加工增值政策降低内地销售成本。
另外,海南还将成为国货品牌国际化的重要跳板。在海南,国货品牌可直接接触国际游客,测试海外市场反应。资生堂中国企业传播部高级总监于李莉指出,2022年海南接待游客6000万人次,其中近67%旅客会尝试新品牌或新产品。
机遇背后,国货品牌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巨头在海南已形成规模效应。雅诗兰黛在海南四城布局17家离岛免税店和6家有税店,构建起全渠道网络。
国货品牌需在产品力上与国际品牌正面对决。三亚国际免税城内,香奈儿、迪奥等国际品牌专柜前常年排队的景象,反映出消费者对国际高端美妆的追捧。并且免税价格也会带来新的挑战——新京报此前报道称,阿玛尼无暇持妆粉底液能在免税的基础上再打折。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潜在走私风险。有业内人士担忧,当海南变成免关税自贸港后,可能滋生“水客”走私现象。
在这一方面,政府也在加大打击力度。2023年,海口、深圳、广州等海关缉私局开展“HN2304”打击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集中收网行动,打掉涉案团伙。该团伙招揽社会人员从事“套代购”走私活动,利用“离岛自提”“邮寄送达”等方式岛外集货后销售牟利,案值1.3亿元。
东耳观点:随着封关临近,海南正从“免税购物天堂”向“全球美妆产业枢纽”进化。对国货品牌而言,这可能是改写市场格局的关键机遇。
海南封关运作绝非终点,而是中国美妆产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新起点。当国际巨头凭借成本优势深化市场布局,国货品牌也将借政策东风向上跃升。在海南的海风中,中国美妆产业的新篇章正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