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养麦田“吃有机肥穿防晒衣”增产约50%
创始人
2025-07-24 21:41:04
0

7 月 19日,山西农业大学李廷亮教授团队透露,他们研发的“旱地小麦夏闲有机复配改土全年覆盖蓄水增产技术”已取得显著成果。应用该技术的示范田实打验收结果显示,小麦产量达到288公斤/亩,远高于传统雨养小麦200公斤/亩的产量。李廷亮解释说,通过为旱地麦田施用有机肥并采取防晒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播前土壤底墒,从而使小麦增产约50%,为旱地粮仓打下稳固的基础。

  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有限,约500毫米,且多集中在夏季7月至9月,这段时间雨量虽然丰富,但蒸发量也大,导致仅有20%至50%的降水被植物利用,成为初级生产力。水分是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稳产高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李廷亮指出,目前山西省的小麦种植主要是在晋南地区的冬小麦,其生育期需水与当地降水季节错位。在每年的7月至9月夏闲期,有效蓄集降水并转化为播前土壤底墒,是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的关键。

  李廷亮团队依托“西北区中低产田种养结合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项目经多年试验研究与示范,创新性提出了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包括在小麦收割后施用特定有机复混肥,深翻土壤以混合秸秆和残茬,并使用遮阳网覆盖地面。冬小麦播前,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入化肥,并采用垄膜沟播模式种植小麦。李廷亮解释说,这一系列措施协同作用,构建了优质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了雨水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小麦产量。

  在晋南地区的试验田中,采用此技术的小麦产量达到了353公斤/亩,远高于传统雨养方式。此外,在洪洞县示范田的实打验收中也取得了相似的成果。李廷亮表示,该技术将在山西晋南的旱地小麦种植区进一步推广应用,为推动有机旱作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持。

  目前,李廷亮团队与洪洞县农业农村局合作,在该县建立了百亩示范田,以展示并推广这项技术。

  (据山西农业大学官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俄罗斯成功发射 20 颗卫星,... 7 月 25 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 25 日宣布成功发射 20 颗卫星,其中包括...
和远气体:以“绿色+智能+循环... 本报记者 李万晨曦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工业气体作为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业要素,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石油...
普林斯顿大学:为什么机器学习模... 在机器学习领域有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研究人员不断地给模型添加新功能、新技术,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复杂,但...
易艳刚:我带领团队用半年做了一... 易艳刚 3月初,我收到一张截图:腾讯马化腾给《新华每日电讯》的“新华智见”视频号点了赞。当时,这个...
AI智能体——互联网正在被重写... OpenAI最近的一份备忘录清楚地阐述了他们的目标:成为互联网上一切事物的主导界面。大胆吗?是的。可...
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匠心守护担... 在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有这样一群“身怀绝技”的移动人:他们或能一眼锁定基站故障,或能用三言两语揭穿诈...
AI改变游戏产业,“数龙杯”6... 路演现场 扬子晚报网7月25日讯(记者 姜天圣)7月23日,由世纪华通发起,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浦东...
首次披露:王剑峰已被查 据山西省纪委监委7月25日消息:日前,经山西省委批准,山西省纪委监委对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清徐...
青岛绿美科取得铝合金骨架吸气臂... 金融界 2025年7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绿美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基层创新故事】AI+政务 “... “现在有AI太方便了,不仅告诉我办事所需要的材料,就连提交的表格它都替我检查了一遍,比过去省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