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覃心
7月19日,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在广西正式启动。澎湃智创热潮,激荡八桂大地。
“AI超级联赛”启动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这场“AI超级联赛”,为何落笔广西?
伏笔早在2025年2月8日广西“新春第一会”写下。彼时,新年伊始,万物复苏,广西振臂一呼,发出“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的号角。
随后,一场瞄准“人工智能+”、智能芯片、数据模型等新兴产业招商引资的“早春行动”就此展开。广西深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及成渝地区,精准对接一批批在谈意向项目。
此后半年,广西各行各业积极探索如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落地应用的脚步纷沓至来——
清晨,梧州市蒙山县的蓝莓大棚里,技术员轻点手机,“土谛AI”界面上跳动的绿色曲线精准显示着每株蓝莓的生长状态;
同时,凭祥友谊关智慧口岸正以“分秒级”速度核验跨境货车,将东盟水果“秒送”到中国餐桌;
此刻,五象云谷AI智算产业园智算中心的服务器集群正不间歇的高速运算,为千行百业输送海量算力和数据服务。
友谊关口岸出入境车辆往来不绝。人民网 雷琦竣摄
谈起AI,广西迎头向前,干劲十足!
势头已起,何以“出圈”?在“AI超级联赛”的启动仪式上,广西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
诚然,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的科创能力不算突出。但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贸往来密切。
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广西推动建立了覆盖经贸、海关金融等40多个领域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促成一大批产业落地开花。东盟已经连续25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近两年,广西与东盟国家签订数字合作协议30多份,今年更是与东盟国家签订了首个人工智能合作创新平台——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这一成果是双方响应《中国—东盟关于推动建立可持续和包容性的数字生态合作联合声明》的典型案例,为区域人工智能技术普惠与治理合作树立了新标杆。
东盟作为AI应用需求多元化的区域,与中国合作的核心在于“技术赋能场景、优势互补共赢”。由此,广西就是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的“最佳通道”。
在东风柳汽生产车间,搭载具身大模型GOVLA的通用机器人“爱宝”已经承担多项具体生产任务。
“爱宝”来自广东深圳的智平方。“得益于项目在广西探索集成落地,这个月我们也与越南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达成了集团级战略合作,携手开启从广西辐射东盟的具身智能发展新篇章。”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智平方创始人兼CEO,广西智建董事长郭彦东介绍。
具身智能机器人“爱宝”亮相“AI超级联赛”。主办方供图
正如“AI超级联赛”评审主席团成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所言:“广西和东盟国家市场有相似的AI应用场景,AI公司适配广西就能适配东盟。优胜者把自己的案例复制到广西和东盟国家市场,就有机会取得1到10、10到N的商业成功。”
今年以来,广西涉及东盟国家的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成效凸显。《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方面,广西加快共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签约40个重点项目,覆盖大模型及“人工智能+”重点领域,投资额近80亿元。首批6个东盟国家的16家企业完成入驻签约。
“AI超级联赛”评审主席团大咖云集,图为出席启动仪式的部分成员。主办方供图
“AI超级联赛”评审主席团成员、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讲席教授文勇刚认为,广西可通过精准对接各国需求、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落地特色赛道解决方案,推动东盟国家成为AI技术落地的重要市场,助力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AI超级联赛”正是广西为广大“AI+”企业和科研人员、开发者创新搭建的交流舞台,聚焦人工智能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与成果转化,推动资本与项目对接,培育面向东盟市场的人工智能新兴企业,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生态。
“AI超级联赛”评审主席团成员、人民网董事长、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叶蓁蓁表示:“面向东盟国家,携手推进AI普惠,AI For All。相信这次联赛必将成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的标志性事件。”
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幕已拉开,以赛汇智、以赛引才、以赛育产,“AI超级联赛”启动正当时。
展望未来,广西“AI”拼才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