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妖僧”,之前介绍过俄国的拉斯·普京,其实这样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在明朝成化年间,朝中就出现了一位“妖僧”,此人凭借秘术,取得皇帝的信任,还被封为“国师”,一时间风光无限。然而,富贵只是黄粱一梦而已,此人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又为何会被处死?
一、出入宫廷
此人本姓黄,是湖广江夏人,出家后的法号为“继晓”,此人的发迹与明宪宗宠信方术之士有着直接关系。明宪宗名叫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于1464年继承皇位。明宪宗虽然贵为天子,但却有着口吃的问题,因此不愿意接见大臣,更喜欢与僧道、方术之士交往,特别是在他统治后期,这种情况十分严重。
明宪宗身在九重,继晓远在江夏,这两人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原来,明宪宗身边有一个名叫梁芳的太监,此人善于迎合,深受明宪宗、万贵妃的喜爱。梁芳深知皇帝喜欢方术,于是派其党羽在民间网罗了这么一批人,其中就是包括继晓。凭借所谓的“秘术”,继晓十分成功地“忽悠”了明宪宗,于1479年被封为僧录司左觉义。
二、大明国师
僧录司是专门管理全国僧侣事务的衙门,左觉义的品级虽然不高,但这道旨意是明宪宗直接让太监传达给内阁,这说明继晓已经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据史书记载,继晓“大见亲幸”,明宪宗对他“赏赉甚厚”。不久后,继晓请求明宪宗“旌表母朱氏孝行”。明宪宗不顾礼部的反对,直接下旨同意,而继晓的母亲“本娼家女也”。
接着,明宪宗又给继晓升官了,“升僧录司左觉义继晓为左善世”。不过,明宪宗觉得还不够,干脆加封继晓为“通元翊教广善国师”。仗着皇帝的信任,继晓“建大永昌寺于西市,逼徙民居数百家,费国帑数十万”,与此同时他还在身边安置了不少女性。其实,继晓是个假和尚,他不仅有妻儿老小,而且“屡进邪说,有人所不得闻者”。
三、身首异处
五年后,富贵至极的继晓决定“功成身退”,于是以奉养老母为由,向明宪宗提出返乡。明宪宗表示同意,并让他在母亲病终后返京任职。临走之前,继晓还想再捞一笔,“乞空名度牒五百道”。有人可能纳闷,“度牒”有什么用呢?其实这在当时可以算作“有价证券”,是可以进行买卖的,价格还很高。
回到江夏的继晓惺惺作态,“以黄帕裹其一臂”,常对人说这是皇帝握过的。然而,继晓的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1487年,明宪宗病死,其子明孝宗即位。第二年六月,科臣林廷玉上书弹劾继晓等人,明宪宗当即命锦衣卫将继晓全家押到京城。这年年底,明孝宗批准了刑部的处理意见,“斩晓于市,妻子为奴,财产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