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云
近年来,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以其短小精悍、生动形象、传播迅速等特点获得广泛传播。而民生类电视栏目作为关注民众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媒体内容,将其与短视频形式相结合进行推广,对于促进乡村信息传播、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实现有效推广是广大媒体从业者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民生类电视栏目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精准定位内容
乡村居民的需求和兴趣是多样化的,因此,有必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深入了解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有助于我们直观地了解乡村的实际情况。通过这些方式获取信息后,就可以针对村民关心的问题制作相关的短视频。例如,农业生产技术、乡村教育医疗、就业创业问题等内容,为村民提供启发和帮助。
同时,要特别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短视频的目的是让村民能够从中获得实际的帮助和启发,因此,在制作过程中,要避免过于理论化或抽象的内容,而是要将重点放在具体的实践方法和技巧上。通过精准定位内容,制作出符合村民需求的短视频,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关注,从而提高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创新表现形式
为了在众多的短视频中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提高传播效果,不断创新表现形式是必不可少的。动画、漫画、情景短剧等多种形式的运用可以使短视频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
对于一些复杂的农业技术知识,传统的文字讲解可能会让村民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而制作成动画短视频则可以通过形象的画面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将抽象的技术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象,让村民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此外,要特别注重短视频的画面质量和音效处理。清晰美观的画面能够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而合适的音效则可以增强视频的感染力。通过不断创新表现形式,能够使民生栏目短视频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三、加强互动传播
在有关乡村振兴主题的民生栏目短视频推广中,加强与观众的互动至关重要。而及时回复观众的评论和私信是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基础。观众的评论和私信往往反映了他们对短视频内容的看法、疑问以及需求。通过认真回复这些信息,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增强他们对短视频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设置互动话题、举办主题短视频创作比赛等活动,结合线上线下方式,对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和评选,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四、整合传播渠道
主流的短视频平台是传播短视频的重要阵地,它们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在这些平台上发布短视频,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同时,不能忽视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的作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在乡村地区具有较高的覆盖率和影响力,通过在这些媒体上进行推广,可以将短视频传播到更广泛的乡村地区,尤其是那些对新媒体接触较少的人群。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农业科研机构、旅游部门、美丽乡村创建单位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整合传播渠道,形成传播合力,能够让乡村振兴主题的民生栏目短视频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事业,为乡村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培养专业人才
举办培训班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培训班可以邀请业内的专家、学者以及经验丰富的短视频制作人员担任讲师,为学员传授短视频制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视频拍摄、剪辑、后期制作、创意策划等方面,让学员全面掌握短视频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另外,还可以开展研讨会。通过举办研讨会,让短视频制作人员能够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同时,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为短视频制作人员提供启发和指导。
除了培养现有人才,还需要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主题短视频的制作中来。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待遇和创作环境,吸引那些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加入。鼓励他们深入乡村,了解乡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挖掘乡村的特色和亮点,创作出更有深度和感染力的作品。通过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能够提高乡村振兴主题民生栏目短视频的制作水平和质量,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主题下民生栏目短视频推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实践中,通过精准定位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加强互动传播、整合传播渠道、培养专业人才等策略,可以提高民生栏目短视频的质量和传播效果,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随着短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民生栏目短视频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振兴主题短视频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创新,为乡村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需要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和村民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作者单位:吕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