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第三届链博会先进制造链主题活动上与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就人工智能的话题进行炉边谈话。黄仁勋称,AI的下一阶段是物理,中国在开源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未来硅技术还会持续取得进展,建议年轻人尽早接触和使用AI。
7月17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第三届链博会先进制造链主题活动上与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就人工智能的话题进行炉边谈话。黄仁勋称,AI的下一阶段是物理,中国在开源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未来硅技术还会持续取得进展,建议年轻人尽早接触和使用AI。
“对英伟达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活动结束后,黄仁勋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非常神奇且有活力,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他们拥有雄厚的计算机科学实力,能够通过使用英伟达的产品来创造令人惊叹的服务,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独一无二的市场。
AI的下一阶段是物理
“过去的十二年左右时间里,人工智能发展速度非常快,大概每三到五年就会有一次重大突破。”谈及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火热,黄仁勋表示,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上,每一种不同的模态都代表着一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感知智能,第二个阶段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大约始于七年前,如今依然发展势头迅猛。现在,人工智能既能理解信息,也能生成信息。
黄仁勋认为,在问题解决方面,AI应该很快就能实现超越人类的水平。“我们现在已经接近一个阶段,人工智能应该能够解决认知任务,并且在大多数测试中表现得比大多数人类更好,我们把这种水平称为通用人工智能。”
“目前所处的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被称为推理型人工智能,其之所以高效且强大,是因为它能够理解,并解决那些从未遇到过的问题。”黄仁勋预测,AI的下一阶段是物理型人工智能,到那时,所有这些能力都可以应用到物理机械中,比如机器人。
中国在开源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开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模型正在改变人工智能的格局。对谈中,王坚向黄仁勋提问称,开源模型是不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颠覆性驱动力之一?
“尽管过去十年里,英伟达将人工智能计算的性能提升了10万倍,但人们常常忽略的是绝大多数人工智能研究都是公开进行的,全球范围内在arXiv(国际权威论文预印本平台)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是惊人的。”黄仁勋表示。
开源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开源研究和工程的力量非常强大。黄仁勋称,开源模型不仅助力中国的生态系统,也在为全球各地的生态系统提供支持。中国在开源工程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比如(DeepSeek)R1、通义千问(Qwen)和Kimi等都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多模态推理模型。据他介绍,目前,中国研究人员在arXiv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是全球最多的。
开源还是推动发展最安全的方式。黄仁勋表示,有了开源和所有开放创新,就会引来全球科学界的审视,而有了全球科学界的审视,研究工作的质量就会提高,对安全性很有好处。同时,他还玩笑称,“DeepSeek、阿里等都来自杭州,它是中国的硅谷,我可以这样说吗?”
未来硅技术还会持续取得进展
当今,人工智能技术很大程度上高度依赖硅技术,硅可以用来提升算力性能、增加存储内存。可以说,硅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人工智能后续的发展走向。
“未来硅技术还会持续取得进展。”黄仁勋认为,硅技术会带来三个方面改变:晶体管将会变成三维结构;封装的单元将扩大为整块面板级封装;高密度集成的模块将进一步互联。
三维结构的晶体管,又叫“环绕式栅极晶体管”(GAA)。黄仁勋介绍,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纳米片”(Nanosheet)技术,而下一代将是GAA,再往后,晶体管会堆叠在晶体管之上,也就是所谓的“堆叠鳍式场效应晶体管”(SFFET)。此外,以前是在硅片表面分布电力,现在开始在两面分布电力,也就是“背面供电”。
封装技术也将变得非常先进。“过去我们是一次只处理一颗芯片,现在则可以将多颗芯片进行堆叠,实现多芯片集成。”黄仁勋介绍,这种技术为CoWoS,而英伟达是第一家在大规模生产中采用这种技术的公司。他认为,未来,封装的单元将不仅限于当前这种尺寸,而是将扩大为整块面板级封装,这意味着,单个芯片的尺寸可能会像桌子一样大。
此外,使用硅光子技术,通过极其紧密的耦合方式,可以实现光子与电子的直接连接,即CPO(共封装光学),这意味着高密度集成的模块进一步互联,构建出更大规模、更高性能的系统。
据悉,英伟达的技术路线图已经覆盖了接近十年的未来规划。“我们在这一领域至少还有二十年的工作要做。”黄仁勋判断。
建议年轻人尽早接触和使用AI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AI与年轻人总是密不可分。对话中,黄仁勋也被问及了这一话题,“对年轻人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黄仁勋从三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思考:需要具备与AI有效互动的能力;应该尽可能快地开始接触和使用AI;让AI伴随自己的成长。
有观点认为,AI可以解决数学问题、逻辑推理问题,甚至可以自己写程序,因此可能不再需要学习这些技能。对此,黄仁勋表示反对。
“学会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去思考问题非常重要,年轻人需要具备与AI有效互动的能力,能够清晰地描述问题,才能让AI更好地帮助你解决它。”他建议,当代年轻人仍然应该继续学习数学、推理能力、逻辑思维,以及编程。即使未来你不需要亲自编写代码,你也应该理解它的原理。
“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尽可能快地开始接触和使用AI。”黄仁勋表示,AI是新一代的计算机,它让计算机的能力变得异常强大,但更重要的是,它也变得非常易于使用——因为它理解我们如何与世界互动,无论以何种方式。
最后,黄仁勋表示,自己对今天的年轻一代感到羡慕,因为这是一个全新世代——年轻人可以伴随自己的AI一起成长,这不仅是对未来的希望,也是一种真正的激励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