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徐庶没有在他的母亲自杀后,选择了不投靠刘备,没有离开曹营?
第一,曹操很清楚徐庶是一位大智者,他将徐庶引到曹营,自然不会让徐庶这么容易就走,更不可能让刘备在诸葛亮之后,又多出徐庶这种优秀的军师。徐庶来到许昌,曹操很希望他帮忙,可是徐庶心里记恨着曹操,始终不能释怀。曹操当然知道这一点,但他不会放过徐庶,因为曹操有自己的计谋,所以他宁愿把徐庶留在自己的身边,也不愿意让他为敌人出谋划策。另外,曹操千方百计地把徐庶引到曹营,因此曹操不能杀死徐庶,不然,就会被世人嘲笑为残害人才,曹操只好把徐庶关在许昌,算是半个软禁。这样徐庶就再也没有回归刘备阵营的可能了。
第二,徐庶是一名智者,并非武将,他并不一定要在刘备那边协助刘备,而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中”,虽然被曹操软禁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仍然可以利用自己的策略,为刘备提供帮助。徐庶虽在曹营,但从某些方面来看,他仍然在敌军阵营中为刘备出谋划策。就像上面说的,他看穿了庞统的“连环计”,却没有告诉曹操,这就是在帮助刘备取得胜利。比如,他和庞统勾结在一起,怂恿马腾、韩遂等人造反,攻打许都,虽然给了他一个避免麻烦的机会,却也可以煽动曹军的敌人,阻止曹操南下,这对于刘备和曹魏军队的战争,是非常有利的。谋士讲究谋略,不同于将领带兵打仗,不需要亲自上阵,谋士们都有精妙的计策,但相隔数千里,徐庶就算身处曹营,也能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为刘备出谋划策,故而徐庶没有回到刘备的阵营,与谋士们对他的忠心耿耿有很大关系。
第三,刘备有诸葛亮相助,徐庶非常清楚诸葛亮的为人,他相信诸葛亮会助刘备一臂之力,他既然已经脱离刘备的阵营,自然不需要再回到刘备的身边,这样诸葛亮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策略。徐庶和诸葛亮都是聪明人,彼此知根知底,在荆州的时候,两人就已经很熟了,徐庶知道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聪明绝顶,诸葛亮已经全力支持刘备,徐庶也不需要再做刘备的幕僚了,他用自己的智慧来帮助刘备,或者说,这是最好的办法,让诸葛亮能够在刘备的身边,专心的施展自己的才能。
而且,徐庶的野心没有诸葛亮大,性格也不像诸葛亮那样刚烈,虽然被曹营软禁了一段时间,但在担任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不再惹是生非。
而且,三国格局已经成型,魏军是有一位高瞻远瞩的人,刘备大军不断北上,东吴固守江南,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战局,就算徐庶重返刘备阵营,刘备也很难有太大的成就,徐庶也不愿意回到刘备的阵营。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是文史兄弟,文不离史,史不离文,文史两兄弟。
创作不易,杜绝抄袭,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