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展览时间、24万平米展览面积、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万人次逛展观众,展会期间相关酒店及机票预定量均上涨接近50%……
以上这些数据,反映的是刚刚刚结束的2025年哔哩哔哩世界数字娱乐动漫文化博览会,或者说BiliBili World、BW所取得的成绩。
一个月内三场漫展,但BW今年有望“称王”
为什么我们开篇就会提到这些数据?因为真正的“漫展爱好者”可能会知道,就在今年的BW开幕前一周,上海其实刚刚举办了另外一场漫展。它的名字叫做CCG·EXPO,全名是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直到第一届BW召开的2017年为止,Bilibili(下文简称B站)依然都是CCG·EXPO的重要参展方。
今年索尼在BW的展台,可以说是将动漫、游戏、消费电子三大主题全部囊括在内
但如果大家有看过今年CCG·EXPO的官网,关注过这场名义上依然属于“国字头”的展会就会发现,它无论是在规模(展出面积5.3万平米)、展会观众的数量(假设完售门票计算,为4.8万人次),还是展会期间公布的活动种类上,都已经远远无法与“后起之秀”的BW相提并论。
已经几年没有参展CJ的NVIDIA不仅出现在本届BW中,而且现场售卖公版50系显卡
熟悉漫展的朋友可能还会想到即将在下个月举办的ChinaJoy(简称CJ)。是的,它同样是在上海举办,但参考去年的公开数据,CJ的展出面积(13万平米)仅为今年BW的一半多一点,且CJ以往引以为傲的参观观众人数,也有望在今年被BW所反超。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更纯粹的二次元展会,是BW当前最大的优势
从展会本身的“属性”来看,BW原本脱胎自Bilibili Macro Link,也就是由B站主导,以动画文化、二次元偶像为主题的演唱会活动。这也意味着对于现在的BW来说,相比其他的那些动漫、游戏展会,它其实有两个相当突出的差异点。
其一,就是BW的展出内容基本都与B站本身的内容、业务强相关。比如BW上的手游展台,基本都是B站有参与运营、或是在B站的日常内容里关注度极高的游戏。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在BW的展台里,不可能有显眼的腾讯、网易、金山等其他企业的LOGO,尽管他们可能实际上负责了其中许多游戏的开发或主力运营工作,但这毕竟是B站的“主场”,而不是那些不具有倾向性的、泛游戏文化的展会。
本届BW可能是人气最高的展位之一,而它自然也是B站有参与运营的游戏
第二点就是对于BW的观众来说,他们的心理预期会与其他动漫、游戏展会的观众有着“天然”的差异。因为对于大多数动漫、游戏展来说,“展会本身”是没有立场的,它只是个平台。所以这就会导致展会本身几乎不会起到对观众的筛选作用,观众本身也不会记住展会。但BW则不同,“B站活动”这一先天的身份就注定了它拥有一个其他漫展所不具备,天然的观众亲和力。
但这种“展会主题”与“观众预期”之间的双向奔赴,可以说本身也是有利有弊。好处当然是会带来更高的“人气”,让现场的气氛更接近于同好之间的友好交流,而不像大多数展会那样像是商家与顾客之间的展销会。
但缺点也就在于,如果有人试图无视这种气氛,将单纯的“买卖逻辑”生搬硬套到BW,比如COS不够专业、现场活动内容不够“二次元”等,那么他们也注定会得到比其他漫展上更多的倒彩。其实这没有什么不对,毕竟BW的缘起和如今的兴盛,本就构建在对二次元文化和“阿宅经济”的充分尊重基础上。没有搞懂这一点的人,可能并不适合BW这个场合。
只靠阿宅实现“破圈”?B站似乎走通了这条路
当然,有些关注了B站近年来业务相关信息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些不解。不是都说B站这些年都在扩圈、都在“去二次元化”吗,为什么BW依然会呈现出如此强烈的二次元氛围、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对阿宅用户、萌文化的尊重呢?
华硕在BW期间公布了一系列二次元联名新品,同时也在积极宣传自家的品牌萌化形象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不管是B站,还是参加BW的厂商其实都已经意识到,“扩圈”与二次元文化并不冲突。而“去宅属性”、淡化“萌文化”所讨好的特定用户群体,却反而未必就能带来显著的商业利益。
智界将动漫联名作为了最显著的宣传方式
于是乎以结论来说,一方面可以看到今年的BW拥有一个史无前例的超大会场面积,囊括了从动漫、游戏、动画制作、虚拟偶像、消费电子、摄影器材,甚至是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诸多主题。
七彩虹、影驰、致态……各有各的二次元形象,各有各的用户拥趸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以上这些相关主题和企业的展位上,基本都能看到明确迎合“二次元”、“宅文化”的元素。而且不管是在BW的哪一个主题馆,几乎都会有一大片“空地”被扛着摄影灯、三脚架的业余Coser和Ta们的摄影师伙伴占据,被用作相互现场沟通Cosplay和拍摄技巧的场地。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前来BW的展商,他们首先都有着对玩家、对二次元用户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而当前来观展的观众明确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时,Ta们也就变得更乐于为了自己喜爱的东西“慷慨解囊”,完成比其他漫展更加热烈的商品宣传和交易活动。与那些过分“多元化”、过于强调所谓“产业严肃讨论”的展会相比,这或许也正是BW如今最为突出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