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官方近日透露,自国防军启动“雄狮行动”以来,已经成功在伊朗西部及其首都德黑兰建立起了全面的空中控制权。这一声明不仅是口头上的宣示,实际上也在多次军事行动中得到了明确的检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目前已在距其边界约1500公里的伊朗领空,部署了大量军事力量,能够对地面上的 Vehicles 和人员目标展开精准打击,这当然还包括各种弹道导弹发射系统以及固定设施等高价值目标。
从以色列国防军发布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出,伊朗的防空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使得“苍鹭”侦察无人机能够在德黑兰的上空自由巡视。这不是单一的突袭行动,而是全天候的持续进攻,针对预设目标进行系统化的、持续性的打击。
更为有趣的是,以色列国防军透露,美国并未为以色列的战斗机提供空中加油的支持。然而,当谈及以色列空军现役的六架波音KC-707加油机是否足以满足作战需求时,这仍然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以色列在提升其战术飞机的作战半径方面已投入了大量资源,尤其是F-16I和F-15I战斗机,均装备了保形油箱。甚至早在2022年就有报道称,更新后的F-35I战斗机可以在不加油的情况下飞抵伊朗。
在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明显可以观察到以色列战斗机以“最小载弹量、最大载油量”的配置进行飞行。大多数数据表明,F-16I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可达1500至1850公里,这个距离足以支持往返于德黑兰的航程,无需进行空中加油。而F-15I战斗机同样采用了类似的配置,尽管公开信息显示该机型的作战半径约为1300公里。
然而,尽管以色列空军已经获得了空中优势,能够在广袤的伊朗地区进行军事行动,但他们依然需要美国的支援,至少在两个关键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增派空中加油机的数量对以色列来说至关重要,这将直接提升每架战斗机的载弹量,使得一次出击能够摧毁更多的目标,从而显著提升行动的整体效率和持续能力。
美国很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在6月16日晚,已有26架KC-135和KC-46加油机飞越大西洋。这次调动并非秘密,全球航班监控平台能够实时追踪,截至目前,这些加油机已经到达直布罗陀地区。
另一方面,对以色列来说,摧毁伊朗位于地下深处的核设施同样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色列空军需要特殊的GBU-57/B“巨型钻地炸弹”,该炸弹能穿透60米的土壤和16米的混凝土,从而达到摧毁深埋设施的效果。GBU-57/B的长度达到6米,重达13.6吨,只有B-2“幽灵”隐身轰炸机能够携带该炸弹。尽管如此,外界对GBU-57/B能否有效摧毁伊朗的地下核基地仍持疑虑,部分设施甚至可能深藏地下800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