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x1代:“从0到1”的原始突破
采用MiMe策略(一种通过基因编辑让水稻生殖细胞进行普通分裂而非特殊减数分裂的技术,能保留亲本的完整基因),将减数分裂转化为有丝分裂,并结合单倍体诱导基因OsMTL,成功获得了杂交水稻的克隆种子,使杂交水稻自交留种从理论可能变为现实。
不过,该体系存在明显局限,克隆种子的诱导效率较低,同时结实率也不高,这些问题导致其难以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
Fix2代:解决结实率低的问题
针对Fix1代结实率低的问题,团队开展了深入研究。
他们对水稻中BBM基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BBM4基因跑到卵细胞里“工作”,也就是异位表达时,能诱导孤雌生殖,就好比卵细胞自己就能“怀孕”,不用受精也能发育成个体。把这个发现和MiMe策略结合起来,就构建出了Fix2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水稻植株结实率能达到80.9~86.1%,和正常杂交水稻差不多,但克隆种子的诱导效率还得再提高。
Fix3代:提升克隆种子效率
团队发现水稻自身的OsWUS基因能调控诱导无融合生殖,而且不会影响水稻结籽。他们打造了一个由特定启动子驱动OsWUS的异位表达载体,启动子就像是基因的“开关”,能让基因开始 “工作”。把这个载体和MiMe策略结合,成功培育出了Fix3材料。
Fix3植株的生长情况、产量等农艺性状和野生型杂交水稻差不多,结籽也很正常。观察发现,其诱导率达到了21.7%,比Fix2代高了不少。
Fix4代:仅依赖基因编辑的正常结实体系
团队发现OsPLDα2基因在水稻花粉中格外活跃,它是水稻自身就有的内源基因,团队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这一基因,同时也对同样是水稻内源的 MiMe相关基因进行了适当改造,最终构建出了Fix4体系。
这个体系下的水稻植株,生长发育状态和普通水稻一致,结籽率也相同。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植株,都能稳定产生克隆种子,这些种子播种后,长出的水稻依然能保持正常的结籽能力。
整个Fix4体系的构建,完全依靠对水稻自身内源基因的调控,不依赖任何外来基因,这使得它在实际种植中更具优势,也更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