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郭子仪为何老泪纵横?史书不敢明写的"大唐第一功臣"之痛
创始人
2025-07-09 10:01:44
0

公元 781 年 7 月 9 日,力挽狂澜、支撑起摇摇欲坠的李唐王朝的大将郭子仪与世长辞,享年 85 岁。唐德宗悲痛万分,以最高规格礼节,罢朝五天来表达深切的哀悼。

同时,赐谥号 “忠武”,这一谥号高度肯定了郭子仪对大唐的赤胆忠心,以及他在匡扶社稷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在为郭子仪营建墓地时,依照惯例,一品官员的坟墓高度仅为一丈八尺,然而,为彰显对郭子仪的尊崇,特将其坟墓加高十尺,以此来切实表彰他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的 “社稷纯臣” 风范。

天宝十三年(754 年),年已五十八岁的郭子仪,从外表看明显已显老态。但从建功立业的角度而言,他的辉煌事业才刚刚拉开帷幕。在此之前,他长期在北部边陲担任军使,漫长的戎马生涯,不仅赋予了他健壮的体魄,也让他身上多了几分粗犷。

郭子仪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郭敬之官至刺史。他身材高大、容貌英俊,青年时期通过武举踏入仕途,此后便一直在北部基层历练,一晃便是几十年。倘若没有安史之乱,这位基层将领或许就会在平淡中退休。

然而,安史之乱的风暴,将他推上了力挽狂澜的历史舞台。时年五十八岁的他,出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今内蒙五原境内)。

彼时,安禄山亲率十五万契丹骑兵大举南下,妄图速战速决,一举攻克洛阳与长安。在唐玄宗李隆基长期的太平懈怠之下,大唐军队被安禄山的叛军打得节节败退,势如破竹。

同年十一月,郭子仪迅速被启用,先后担任卫尉卿、灵武郡太守以及朔方节度使,从北路向东进军。

仅仅几十天后,郭子仪又奉命率领朔方军沿着黄河东进,先是在振武军击败叛军,随后南下进入长城,在山西再次击败叛军,紧接着成功攻取了山西(今山西大同)、马邑等地。

在唐军全面溃败的严峻形势下,郭子仪宛如大唐最锋利的刀刃,在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加封御史大夫官衔。

转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李隆基命令郭子仪返回朔方,招兵买马,以期收复洛阳。此时,郭子仪举荐李光弼出任河东节度使,领兵继续讨伐河北。至此,战争全面爆发。郭子仪不断临危受命,最终成功打败史思明,杀敌四万,取得了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唐军最大的一次胜利。

长安沦陷后,在河北取得胜利的郭子仪,应已登基的唐肃宗李亨之命,向西逐步转移。同年,新皇帝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子仪就此成为大唐军事力量的统帅人物。经过郭子仪的浴血奋战,长安得以收复。

唐肃宗从凤翔返回长安,当郭子仪从洛阳入朝时,唐肃宗紧紧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道:“吾之家国,由卿再造。” 至此,郭子仪的名位已然处于万人之上。在中国历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不在少数,但郭子仪注定与众不同。

以战功来评判,郭子仪并非首屈一指,例如李光弼就被认为 “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然而他却是由郭子仪举荐的。

对于李光弼大功告成后的表现,有人评价 “功臣去就,可不慎邪”,而对郭子仪的评价则相当之高,《旧唐书・郭子仪传》称赞他 “完名高节,灿然独著”。

此后历代史学家对郭子仪也都给予了极高的赞誉。这一切皆源于郭子仪公而忘私,且能忍辱负重,一心报效家国。

公元 758 年,唐肃宗派郭子仪、李光弼以及其他七名节度使,合兵 60 万围攻逃至相州的安庆绪。唐肃宗认为郭子仪与李光弼皆是大功臣,不便相互统属,因此没有设立元帅,反而派了宦官鱼朝恩总领全局。

宦官本就不懂军事,致使这次联军遭遇惨败,而鱼朝恩竟然诬陷郭子仪作战不力。唐肃宗不辨是非,将郭子仪召回,免去其军职,以李光弼取而代之。

几个月后,河东发生兵变,太原节度使被部下杀害。在此情形下,唐肃宗只得请郭子仪出山。当时唐肃宗已身患重病,无法接见朝臣。

郭子仪托人向肃宗转达:“老臣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将永远遗憾!” 肃宗为此在病重之际接见了他,并诚恳地表示:“河东之事,就全托付给卿了。”

这也成为了君臣二人最后的会面。郭子仪赴任后,局势得到有效控制。不久,唐肃宗去世,李豫继位,即唐代宗。唐代宗因听信谗言,再次解除了郭子仪的职务,安排他去为肃宗修建陵寝,这实则是个闲职。

尽管年事渐高且赋闲在家,郭子仪却始终心系大唐安危,密切关注着周边局势。自安史之乱以来,他始终秉持 “晏然效忠,有死无二” 的信念,多次表达要为国排忧解难的强烈意愿。唐代宗最终感慨地说:“大臣忧疑,朕之过;朕甚自愧,公勿以为忧。”

虽然长期被闲置,但郭子仪怀着对大唐的感恩之情,依旧时刻关注着周边的安危。安史之乱后,西北边境驻军调防极为空虚,青藏高原的吐蕃趁机扩张势力,频繁袭击唐朝边境。

郭子仪多次上书,警示道:“吐蕃、党项不可忽视,宜早为之备。” 遗憾的是,朝廷对此置若罔闻。不久,郭子仪的担忧变为现实,吐蕃占领了河西、陇右之地,随后又攻入关中,唐代宗大为震惊,慌忙任命郭子仪为关内元帅,出镇咸阳。

郭子仪虽被启用,但由于长期赋闲在家,昔日的部下早已离散,当他抵达咸阳时,随行的人马仅有二十名。而此时,吐蕃骑兵多达二十万,队伍绵延数十里,直逼长安城。

郭子仪派人请求增派援兵,却遭到宦官程元振的阻挠,消息未能传到唐代宗处。至此,唐代宦官干政的危害达到了历史最严重的阶段。不久,吐蕃攻破长安,大唐再次面临亡国之危。

唐代宗向东逃窜,局势迅速陷入混乱。郭子仪四处召集逃散的禁军,在这关键时刻,他仅带着几千人再次力挽狂澜。唐代宗到达陕州后,担心吐蕃东出潼关,急忙命令郭子仪立刻前来护驾。

郭子仪上疏表达了自己的战略预判:“臣不收复京城无以见陛下,我计划兵出蓝田关,如此吐蕃必然不敢东进。” 不久,果然如郭子仪所料,仅有几千人马的他,凭借威名便将吐蕃吓跑,真正达到了无兵胜有兵的境界。

不久,唐代宗从陕州返回京师,慰劳郭子仪时说道:“用卿不早,故及于此。” 表达了深深的愧疚之意。至此,郭子仪 “二造大唐”,使其获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地位。

大历八年(773 年),七十七岁高龄的郭子仪依旧坚守在前线,抵御吐蕃的侵袭。他出镇邠州,此时全军兵力不及天宝年间的十分之一,将士数量不及吐蕃的四分之一,战马数量更是不及吐蕃的百分之二。然而,每次吐蕃在秋季入侵关中,都被郭子仪击败。

唐代宗曾一度打算让郭子仪出任尚书令。郭子仪认为,唐太宗在当亲王时曾担任尚书令,太宗即位后,这个职位便长期空缺。如果自己接受这项任命,就会破坏国家法度。

同时,安史之乱以来,以官职赏赐功臣,已经使国家法度遭到破坏,如今要恢复正常,一切都应按照国家制度来任免官员。因此,他坚决推辞不受。

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娶了唐代宗的四女儿,成为驸马,郭子仪一家 “恩宠冠于戚里”。但郭子仪并未因与皇帝结为亲家,就在礼仪上有所懈怠,反而愈发谦逊谨慎,对帝王 “忠贞悬于日月”。所以唐代宗此后对他 “宠遇冠于人臣,尊其元老,加以崇号,期寿考之永,养勋贤之德”,君臣二人成为了和谐相处的典范。

大历三年,发生了一件令郭子仪极为痛心的事,他父亲的陵墓被盗。当时人们怀疑是他的政敌宦官鱼朝恩指使他人所为。这件事,无论是在封建伦理观念浓厚的古代,还是在任何时代,都是对当事人感情的严重伤害。

郭子仪迅速返回长安,当时气氛异常紧张,众人担心郭子仪会因悲痛而失控,甚至进行大规模清洗。

然而,当唐代宗提及此事时,郭子仪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嚎啕大哭,委屈至极,但他却安慰代宗说:“我长期带兵,对士卒约束不严,有时会发生部众盗掘坟墓的事,如今我父亲的墓被盗,这是老天对我的报应,与谁都无关。”(《旧唐书・郭子仪传》)

这件事充分展现了郭子仪的宽广胸襟与非凡气度,他因此被赞为 “大雅君子”,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作为大唐至关重要的将领,郭子仪在两次危急关头都能力挽狂澜,不计较个人得失。

越是身处高位,他越是谦逊谨慎,常常以德报怨。他身上不仅展现出大将风度,更是儒家纯臣的典范,真正做到了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的至高境界。

如此近乎完人的人物,在历代武将中都极为罕见,因此他的声名穿越历史的长河,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元机器人”借壳第一股来袭!... 25年7月,科创板迎来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与要约收购的方式,拟控股一...
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联合发... 7月8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牵头,清华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与...
倾听尼山2025 | 史蒂夫·... 记者 刘颖 2025年7月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华...
博华液压取得用负载敏感泵的节能...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济南博华液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负载敏...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原创 0... 055型驱逐舰是中国海军的杀手锏,它的出现为中国海军带来了巨大的突破。这艘战舰是中国海军目前最先进的...
固安航华星取得一种攻角机构实验...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固安航华星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马上评|韭菜花不是蔬菜?“绿色... 7月7日,四川乐山至雅安高速公路符溪收费站外,一名司机与收费站工作人员因运输的韭菜花是否该收费问题发...
原创 i... 在苹果的产品线中,有一个奇怪但合理的现象:老款iPhone经常比新款更香。尤其是到了新机发布后的几个...
半导体探针台在化学传感器测试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工业控制、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化学传感器能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