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志强 摄
问题
●以旧换新拉动消费,企业喜获订单,为何反而大笔花钱?
回答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四川实施一年多来,不仅显著拉动家电市场消费,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研发端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速度,长虹空调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约40%
●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大,85英寸和75英寸电视的价格差距逐渐缩小,消费者对更大尺寸的电视需求在短期内集中爆发
●去年7月,长虹投入近千万元资金,加速上马新生产线,全力生产大尺寸彩电。生产端为满足更大尺寸、更强性能产品需求,甚至还实现了工艺技术方面的多项创新
结论
产品销量大,流动资金越盘越活,企业就能投入更多的资金搞研发、上新品、推爆款,企业与消费者双赢的雪球越滚越大
“以旧换新简直就是催我买买买,花钱花安逸了。”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道。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四川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拉动消费高达309亿元。
花钱花“安逸”的不只消费者,还有企业。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6月,长虹空调线下销量同比增长20.9%,研发投入却同比增长约40%。
以旧换新拉动消费,企业喜获订单,为何反而大笔花钱?带着疑问,7月2日记者走进企业现场一探究竟。
“一天可下线空调超10万台”
上午11点,我来到位于绵阳市苏宁易购安昌桥店的长虹空调门店。这家门店占据商城一楼最佳位置,我细数了一下,一共有20多种空调款式,其中新品占四成以上,价格从2000多元到1万多元不等,“政企双补”后,优惠幅度最大的一台可达2000多元。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空调成了热销品。特别是今年国家补贴对空调产品实施“每人可同时补贴三台、每台不超过2000元”的利好政策后,空调销量较往年更是“一路飙升”。生意到底有多好?“最多一天可卖100多台,按3000元均价算,日销售额可超30万元。”该门店导购员黄丽介绍。
产品卖得好,想必工厂里的生产线也十分繁忙吧?驱车20多分钟,我来到长虹空调智能制造产业园园区。刚进门,高强度、快节奏的生产画面扑面而来:地面上,12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和机械臂协同生产,动作频率极快;半空中,物料传送线转个不停,一个个白色空调外框配件被运往装配工位上组装……一眼望去,空调的一百多个生产环节,在厂房里全方位呈现。
“高峰期满产运转时,一天可下线空调超10万台。”长虹空调制造部产线工艺员杨高说,今年上半年的产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8%以上。
生产忙,研发更忙。在长虹空调营销事业部办公区内,摆着一台刚在绵阳市区率先试销的最新款空调,这已是长虹空调今年推出的第5款新品,正等着第一批“尝鲜”顾客反馈的使用评价。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四川实施一年多来,企业的感受是不仅显著拉动家电市场消费,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研发端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速度。”长虹空调营销事业部市场部部长李蝉君介绍,开发一款新空调,需进行技术研究、开模设计等关键流程。其中仅后者,成本就可达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再加上后期渠道推广、营销等各方面支出,总成本十分高昂。
“双赢的雪球越滚越大”
驱车40分钟,我又来到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智慧显示工厂,这里主要生产的是长虹另一个重点产品——智能电视。因产品更新、市场节奏加快,近两年来持续重金投入研发、加快改进生产工艺的故事,同样在智慧显示工厂上演。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智能电视销量猛增。产品销量大,流动资金越盘越活,企业就能投入更多的资金搞研发、上新品、推爆款,双赢的雪球越滚越大。”长虹智慧显示(中国)公司工程技术所副所长张万禹介绍,他们抓住机会,将85英寸及以上电视产线的投产时间,提前了两年。
“从市场端的反馈来看,消费者普遍青睐尺寸更大、更智能高清的电视产品。”站在去年下半年投产的85英寸产线前,张万禹告诉我,因为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大,85英寸和75英寸电视的价格差距逐渐缩小,消费者对更大尺寸的电视需求在短期内集中爆发。去年7月,长虹投入近千万元资金,加速上马新生产线,全力生产大尺寸彩电。生产端为满足更大尺寸、更强性能产品需求,甚至还实现了工艺技术方面的多项创新。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今年第一季度,四川长虹营业收入268.37亿元,同比增长12.89%;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96.68%。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企业与消费者实现了双赢。(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