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苏超”赛事火爆出圈,作为独家公用信号制作机构,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以14机位超高清转播系统构建立体观赛网络,通过多维度视角切换,让观众既能俯瞰赛场全景,又能捕捉球员汗滴飞溅的微观瞬间;运用AI横转竖实时裁切技术,自动将横屏赛事画面智能适配为手机竖屏观看模式,让移动端用户单手操作也能获得沉浸式观赛体验。这场技术赋能的转播实践,是江苏广电以AI驱动广电数智化转型的缩影。
在内容创作领域,AI已从工具升级为“数字同事”。江苏广电在业内率先组建人工智能融媒应用中心,打造AI智能应用平台,集合近百款国内外智能生产工具,还自主研发荔拍短视频、智能剪辑、视频工厂等。这些技术参与创作全流程:大型理论节目《文耀中华》用AI生成的动态视觉元素增强节目科技感;沉浸式文化探索节目《启航!大运河》通过AI算法还原千年运河漕运盛景;动画短剧《大宋喵喵志》中,AI为动画角色生成细腻的表情动作;在每日一更的短视频《苏小游的旅行日历》制作中,AI全程参与分镜脚本撰写和画面生成。这些案例打破“技术只做辅助”的传统认知,开创了人机协同的创作新范式。
江苏广电着力让AI更懂媒体逻辑:基于荔枝云平台积累的40万小时全媒体数据,培育出具有江苏地域特色的内容基因库;与南京大学合作研发的多模态助手,能将点云数据转化为逼真场景,还打造出会“说话”的三维数字人。以十余年来积累的50万条新闻图文稿件和2万小时新闻节目视频为“教材”,让AI系统逐步掌握了镜头切换、视角选择等专业剪辑技巧。
江苏广电还与华为等企业合作打造智媒云生态,推动AI技术从单点应用向全流程渗透。我们通过整合智能工具、行业知识库与算法能力,形成标准化的“工厂式”生产模式,并尝试将内部技术向市场开放。全新视听平台“ai荔枝”孵化出“苏小游”“苏小文”“最强大脑助教”等观众智能助手,《非诚勿扰》基于15年节目数据训练出“0号女生”,能通过情感分析为嘉宾提供建议。
如今,江苏广电已形成“ai荔枝”“荔枝新闻”“inJiangsu我苏”“大蓝鲸”四大客户端协同发展的格局,大小屏融合传播因AI技术而效能倍增。《ai荔枝脑力局・新春季》通过“大小屏同步直播+AI出题”模式,将益智节目升级为智能化4.0版本;即将推出的文博合创竞演节目《探宝说创团》整合江苏卫视、ai荔枝、B站多平台优势,用AI技术活化文物叙事逻辑。此外,江苏广电还将AI技术向市县媒体延伸,推动“AI+文旅”“AI+生活服务”等场景落地。
从赛事转播到内容创作,从技术应用到生态构建,江苏广电以实践见证:AI不是简单的效率工具,而是重构媒体生产逻辑的重要核心引擎。
(作者:何 宁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