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机器人交警”上岗 端侧AI技术打造“本地大脑”
创始人
2025-07-03 18:20:38
0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实习生 刘依依

“过马路、抬起头、不分心。注意来往车辆,安全通行。”站立在车水马龙的街道路口,具身智能机器人“通天晓”站在人群中,化身交通劝导员维护交通秩序,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挑战。

“通天晓”在指挥交通 (图据成都市科技局)

现场,“通天晓”目光紧盯来往行人和交通指挥灯,凭借内置的高精度传感器,如同拥有了一双“慧眼”和一对“顺风耳”,实时感知周围动态。当有行人试图违规过马路时,它会迅速抬起手臂,做出标准的禁止手势,同时发出清晰而洪亮的语音提示:“请遵守交通规则,红灯禁止通行。”在引导行人有序通行时,“通天晓”更是动作娴熟、指挥若定。它会根据交通信号灯变化情况挥动双臂,指挥行人依次安全通行。

据介绍,“通天晓”是全球首款完全基于端侧AI技术的人形机器人,集计算、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于一体,依托终端侧大语言模型技术实现自然语音交互,并融合视觉感知技术进行运动控制与作业规划,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场景服务。

相较于家庭、商场或工厂等环境,人流密集、车流不息的街头具有高动态性、高度不可控等挑战,对机器人的实时响应速度、运行安全性、系统可靠性以及环境适应性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这场街头“实战”,为“通天晓”提供了绝佳的技术验证平台,同时也为后续迭代积累了宝贵的数据。

当前,在云端进行计算是较为常见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终端设备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由云端芯片完成计算后再回传指令。这种方式虽然实现了智能化,但终端设备本质上仍缺乏“灵魂”,其“大脑”始终依附于云端。但在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中,毫秒级的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让机器人真正拥有“本地大脑”。

开发“通天晓”的公司自主研发的以AidLux为代表的AI工具链,率先实现AI模型在端侧的高效部署,支撑了人形机器人纯端侧运行大模型语音交互、复杂视觉算法及实时运动控制,突破了边缘智能与实时响应的协同瓶颈。

据了解,该公司基于在融合架构操作系统领域的技术沉淀,正进一步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单芯片解决方案,通过一块边缘侧芯片集成视觉感知、运动控制和人机交互等关键模块,实现人形机器人多芯片系统的突破性替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一个AI科学家的年薪,能超过C罗? 这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硅谷的现状。 有顶级华人科学家被传年薪高...
斯莱科特取得一种过电缆插入密封... 金融界2025年7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津市斯莱科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取得一项...
上海帝资实业取得侧边立柱型材专... 金融界2025年7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帝资实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侧边立柱...
安沛然,被查 四川乐山市纪委监委7月3日消息,乐山市金口河区委副书记、区长、一级调研员安沛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
湘江新区智慧眼入选毕马威首届中... 7月2日,毕马威首届“中国健康科技50强”榜单于北京发布并举行颁奖典礼。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典型企业智慧...
百度革了自己的命 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 打开百度APP的搜索页面,在底部边栏选中“智能模式”,就会发现,原本...
原创 随... 一直以来,关于关羽之死的原因,大家都有许多看法,有人表示是关羽咎由自取,有人表示这是诸葛亮故意为之。...
广东共盈机电取得能收纳折叠利于... 金融界2025年7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共盈机电实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发电...
快评:教育局为遭不实举报的校领... “南都快评”是一档由南方都市报珠海新闻部开设的评论栏目。邀请来自社会各界的专业人士、热心读者投稿,本...
一码多能凸显城市服务理念 眼下,一码多能的“沿街商铺码”正在上海奉贤区逐步推广。一个二维码,实现了商铺数据归集、信息共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