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背后的“智囊团”:具身智能训练师揭秘
创始人
2025-07-03 14:20:56
0

在北京,一场前所未有的赛事——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不仅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更揭示了一个新职业的诞生: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这些训练师们,正是人形机器人背后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通过专业的训练,让人形机器人掌握了各种技能。

位于北京亦庄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是这场马拉松赛冠军天工人形机器人的诞生地。每天清晨,具身智能算法专家徐志远和他的团队便在这里开始他们忙碌的一天。他们的任务,是教会机器人在不同的场景中执行任务,比如在商超购物,或在工业场景中分拣物料。

徐志远和他的团队,就像是人形机器人的“教练组”。他们不仅要为机器人设计一系列的训练课程,还要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机器人执行任务。徐志远表示,每天机器人需要重复执行上百次的轨迹动作,经过三个月左右的训练,操作人员才能达到非常熟练的水平。

然而,训练机器人并非易事。对于人类来说轻而易举的操作,如抓取物体的力度和放手时机,对机器人来说却是巨大的挑战。徐志远和他的团队需要在多样化的场景中,训练机器人的肢体灵活度和认知能力,包括物体识别和力度把控等。

在工业环境中,机器人需要更快地完成任务,而在商超场景中,机器人则需要更加细致地处理物品,比如抓取水果时不能将其砸坏。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练组会采集机器人的关节轨迹、视觉信息、力觉反馈等多个模态的数据,用于机器人学习模型的训练。

24岁的吴广,曾是羽毛球教练,现在也是教练组的一员。他从小就喜欢机甲战士,认为机器人训练师这个职业很有挑战性,需要手眼脑共同协调。吴广表示,虽然机器人没有生命力,但可以把它当成玩伴,享受与机器人一起工作的乐趣。

徐志远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对机器人的操作精度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更多有经验的机器人训练师投身这一行。然而,目前这个新职业的缺口还非常大。徐志远表示,看到机器人在成长,技能越来越强,就像看到自己带队的学生越来越优秀一样,感到非常欣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云手机市场三甲争霸:V...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云手机技术已跨越概念验证阶段,进入规模化应用的新纪元。2025年的云手机市...
利物浦球星若塔因车祸丧生:年仅...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多家外媒报道,效力于英超联赛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的葡萄牙籍球星迪奥戈·若塔在一起车祸...
深度解读丨迎峰度夏步入关键期 ...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
研发成功!突破传统技术瓶颈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记者3日获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一...
方展实业取得新型连接器转接头专... 金融界2025年7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方展实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型连...
雷军,回应一切!YU7车主,超... 今日(7月2日)晚间,小米董事长雷军开启返场直播,详细介绍了小米YU7的订单、交付情况。 雷军表示,...
这节示范党课为何让观众评价有“... “当年我们在车间画图,机器声就是党课;现在你们在实验室调代码,屏幕上的每串数字都是新的传承。”昨天(...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一行来我校参观... 7月2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副校长赵玉泉带队来我校昌平校区工程训练中心、思政创新中心、数字化智能教学未...
原创 连... 王允以貂蝉设下连环计,周旋于董卓与吕布之间,此计看似充满漏洞,却精准击中吕布的命门。在那个权力更迭如...
中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八号B星0... 北京时间7月3日17时3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