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平山县的群山环抱中,西柏坡这个曾经见证中国革命重要转折点的小村庄,如今正以全新的方式延续着它的历史使命。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通过深度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干部培养路径。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走进培训基地的教室,看不到传统的课桌椅摆放。取而代之的是按当年中央机关旧址比例复原的场景。学员们在这里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分组还原1947年土地会议的工作场景。"这种身临其境的方式,让理论学习变得可触摸",一位参训干部这样描述他的感受。
西柏坡干部培训最显著的特点是将静态的文物转化为动态的教育资源。在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参训人员需要根据提供的电报原件,模拟制定作战方案。这种参与式学习的效果令人惊讶:相关测试数据显示,采用这种方式的教学内容留存率达到78%,远超传统授课模式。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培训课程设计遵循"三个结合"原则: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个人思考与集体研讨结合。在著名的"两个务必"诞生地,学员们不仅要学习原文,还要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对照检查材料。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开发了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通过前后测对比发现,经过7天培训的干部在理想信念、群众观念等方面平均提升23.6个百分点。这种改变不是来自说教,而是通过让学员重走"赶考路"、参与"支前劳动"等体验式教学实现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培训中的"口述历史"环节。学院邀请当年事件的亲历者或其后代,与学员进行面对面交流。一位参训的处级干部回忆:"听92岁的老房东讲述为中央机关送粮的故事,比读十本教材都深刻。"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西柏坡干部培训模式的成功,在于它打破了教室的围墙,让历史走进现实。在这里,每处旧址都是教室,每件文物都是教材,每个故事都是教案。这种教育方式的价值,正如一位学员所说:"它让我们懂得,红色基因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可以融入血脉的精神密码。"
支持原创,本文转自【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官网http://www.xbpjygov.cn】,文字内容使用了ai进行重新润色,文中的部分数据也通过ai引用自官方媒体平台,特此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