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为何切得你热泪盈眶?科学家终于解开这个厨房难题
创始人
2025-06-23 19:20:54
0

吃货有泪不轻弹?切个洋葱试试看。做饭的人,谁没因为“伤害”洋葱洒下过热泪呢?为了更体面地切洋葱,人们发明了许多民间妙招——有人将洋葱提前冷冻,有人嘴里含着片面包切洋葱(这是等不及吃了吧),甚至有人点起蜡烛或戴上泳镜。

切洋葱使人流泪 图片来源:作者使用 AI 生成

那么问题来了:洋葱为何让人流泪?这些所谓的防泪妙方是否真的有效?有没有更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对抗洋葱的催泪攻击?接下来就揭晓答案。

洋葱的化学催泪武器从何而来?

从植物分类来看,洋葱属于葱属植物这一类植物普遍富含硫化合物,这是它们具有辛辣气味和刺激性的根源所在。在洋葱的细胞结构中,含有一种叫做 S-1-丙烯基-L-半胱氨酸亚砜(PRENCSO)的含硫前体化学物质。它本身无毒无味,安静地储存在液泡中,与它的合作者——一种酶类物质洋葱酶分隔在不同的细胞区间。

当我们用刀切开洋葱,细胞结构被破坏,前体物质与酶发生接触,触发一系列快速反应。短短几秒内,洋葱酶催化 S-1-丙烯基-L-半胱氨酸亚砜分解为一种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催泪因子。

催泪因子的分子式 来源:参考文献[2]

这个小分子极易蒸发,它在空气中飘散,飘进你的眼睛,并与眼表泪液中的水结合,生成微量的亚硫酸和硫酸。尽管浓度极低,但它们足以刺激角膜上的感觉神经,从而引发泪腺的保护性反应——不停地流泪,以试图“冲洗”掉这些刺激物。

这种机制本质上是一种植物防御反应。对洋葱而言,切割它就相当于掠食者攻击,它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刺激气体”,赶走入侵者。这种策略在进化上极为成功,不只洋葱,像大蒜、芥末辣根等植物也有类似机制。

看了上面的解释,可能有的朋友会嗤之以鼻——就这?我早就知道了!先别急,下面咱说点更厉害的。

洋葱,自带“防吃货喷雾”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洋葱之所以让人流泪,是因为催泪因子以气体形式飘入眼中。这种说法当然不能算错,但 2025 年 5 月发表在 arXiv 上的一篇预印本论文《切洋葱时的液滴飞溅现象》(Droplet Outbursts from Onion Cutting),则可能揭示了一个更具破坏性的真相:洋葱也许并非只是靠“散味”被动地消极防御,挨刀的那一刹那,洋葱就会发起绝地反击,而真正的“杀招”,就是高速喷射的液滴。

预印本论文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康奈尔大学机械与生物工程团队搭建了一个微型“断头台”实验系统,通过高达 2 万帧/秒的高速摄像机记录洋葱在不同刀具切割下的反应。

他们发现,当刀刃刺入的瞬间,洋葱的表层组织并不是立即破裂,而是先被挤压、膨胀,随后在几毫秒时间内发生断裂,释放出大量高速液滴,速度最快时可达 40 米/秒,几乎相当于棒球投手的全力投球!

从洋葱切口中喷射液滴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压力喷发,在刀具穿透洋葱表皮之前,洋葱内部柔软的叶肉在表皮的包裹下形成封闭腔体。当刀压迫表皮、造成内部压强累积,一旦表皮断裂,腔体瞬间释放压力,大量液滴以喷雾状喷出,直冲面部。

第二阶段是分散。初始喷出的液体并非都是球状液滴,而是细长的液丝(ligament),它们会在空气中继续断裂、雾化,形成更细小、更分散的微液滴群。正是这些微小颗粒,携带着高浓度催泪因子,漂浮在空气中,更容易进入眼睛、鼻腔,甚至被吸入呼吸道。

研究还发现,这一喷发过程的激烈程度受到两个关键参数的影响:一是刀具的锋利程度(blade sharpness),越锋利刀具快速切入时,组织破坏小,液滴释放量少,喷射速度低。而钝刀无法迅速切开表皮,反而造成更大的组织压缩,喷射更猛烈,液滴量最多可达锋利刀的 40 倍。

还有一点是切割速度,慢切会降低组织应变速率,减少瞬间压力释放;而快切会造成更大的剪切力和局部能量积聚,使液滴数量和速度进一步提升。

更厉害的是,这些平均半径仅为 13 微米的液滴因为体小身轻,能够悬浮在空气中长达数十秒钟,随空气流动传播。

如何科学地切洋葱

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切洋葱不流泪”的偏方,有的听起来颇有道理,有的则显得“玄学感十足”。康奈尔团队的物理实验,以及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界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理性的判断依据。以下是 10 种常见方法的科学评估:

从细胞酶反应到高能液滴喷发,洋葱的“催泪机制”其实是一套复杂又精准的生物防御系统。过去我们以为它只是释放了某种刺激性气体,但前沿物理研究表明,这是一场由组织变形、压力积聚和液滴喷射共同完成的微型“攻击行为”。刀越钝、下刀越快,我们所受到洋葱带来的伤害就越重。所以,如果你不想让熏下的眼泪将切洋葱的悲哀浇熄,快将旧刀换一把新刀,戴上泳镜慢慢切吧!

参考文献

[1]Wu, Zixuan, et al. "Droplet Outbursts from Onion Cutting." arXiv preprint arXiv:2505.06016 (2025).

[2]Sadowski, Mikołaj, et al. "Syn-Propanethial S-Oxide as an Available Natural Building Block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itro-Functionalized, Sulfur-Containing Five-Membered Heterocycles: An MEDT Study." Molecules 29.20 (2024): 4892.

[3]Pareek, Sunil, et al. "Fruit and vegetable phytochemicals: chemistry and human health." Willey black well 29 (2017): 269.

[4]Lanzotti, Virginia. "The analysis of onion and garlic."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112.1-2 (2006): 3-22.

[5]Kato, Masahiro, et al.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earless and non-pungent onion." Scientific Reports 6.1 (2016): 23779.

策划制作

作者丨杨超 分析化学博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会会员

审核丨顾垒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中国植物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i... 在苹果的产品线中,有一个奇怪但合理的现象:老款iPhone经常比新款更香。尤其是到了新机发布后的几个...
半导体探针台在化学传感器测试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工业控制、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化学传感器能够实...
麦格米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麦格米特(0028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Omdia报告:尽管采用速度不... C114讯 7月9日消息(岳明)尽管企业采用速度慢于预期,但Omdia的最新研究表明,5G RedC...
出乎所有人意料!澳联储此次为何... 《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本周二,澳联储行长Michele Bullock做出了一个大胆 的决定,暂时...
原创 口... 近日,博主晨钟酱CzJam在拆解小米BE6500 Pro路由器后,发现新版路由器相较于老版存在关键零...
原创 扇... 据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2025 年 7 月 9 日消息,男子赵某着急上班,乘坐的电梯却反向运行。他为泄...
原创 梅... 前言: 2025年,AI撕裂数据与实体的边界,量子计算探索物理规则的边缘,绿色科技重塑增长的伦理,...
国家标准助力民用无人机产业健康... 提升民用无人机研制水平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条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从去年6月起陆续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民...
原创 1...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阻碍我们实现目标。星座性格在一定程度上...